第195章 新的风尚与性情的大仲马

关於米哈伊尔连载於《世纪报》上的第二部小说究竟受不受欢迎这件事,其实只需在上午的巴黎走上一遭就知道了,米哈伊尔两人一路走来,基本上是只要有报童在叫卖《世纪报》,那么他们手上的报纸很快就能卖掉大半,而阅读速度快一点的人,那更是直接就討论了起来:

“那头未知的海怪竟然是一艘能够藏在海洋中潜艇?这也太难以置信了,未来真的会有这种东西吗?”

“比起上一部小说,这次的连载小说明显要更加大胆啊!”

“我要看的就是这个!这位先生总能给人带来许多新奇的阅读体验,而且多多少少是有些贴近现实的,前阵子报纸上流行的那些这种类型的小说写的都是什么东西!全是庸俗的老套路,毫无想像力!还是这位作家写的有意思,我跟海洋打过很多交道,但还从未设想过海底生活呢!”

“是啊,前些阵子的那些小说都是什么东西!甚至还有人专门起了一个跟这位先生前半段名字一模一样的笔名,我还真以为是本人!”

“不过还真別说,地下版的是真不错,我看了之后產生了很多想法.”

“什么地下版?哦对.嘘!你过来小声跟我说”

似乎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的米哈伊尔:“?”

而既然已经说到了这里,那么目前正在巴黎连载的这部小说究竟是什么就已经很明显了,即又一部科幻经典:《海底两万里》。

当然,像是这部小说的话,米哈伊尔依旧做了不小的改动,儘管这部小说严格意义上来说更偏幻想一点,但在米哈伊尔的笔下,科学的部分无疑是大大增加了。

儘管米哈伊尔对真正的潜艇了解的不多,但他所写下的內容要是真碰到了什么天才科学家,那么一通启发下来,指不定还真能让这玩意稍微提前一点被搓出来。

而有关潜艇的歷史的话,据说最早是由达文西提出了水下航行的构想,隨后第一次用於战爭的潜艇则是1776年的美国独立战爭,一位名叫布希內尔的年轻人造了一个由木头製成並且全凭手动操作的“海龟號”,隨后便是1801年由美国人富尔顿建成的4人潜艇“鸚鵡螺號”。

据说凡尔纳小说中的鸚鵡螺號便是致敬了这艘初代潜艇,而多年以后,史上第一艘核潜艇则是也致敬了小说里这艘大名鼎鼎的“鸚鵡螺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凡尔纳写这部作品本意是塑造一位反对沙皇暴政的波兰英雄,但他的出版商为了得到俄国的市场竭力反对这件事情,直到最后作者和出版商才逐渐相互妥协了,他们將尼摩的真正动机应当弄得模稜两可,但也大致定位为自由的拥护者和反压迫的復仇者。

该说不说,虽然米哈伊尔基本上延续了这一设定,不至於说对著沙皇贴脸开大,但什么“自由的拥护者和反压迫的復仇者”,在这年头大概依旧不能得到俄国的市场。

当然,这就不改了,不直接贴脸开大就已经很不错了

就在米哈伊尔想著这些东西的时候,他们两人也终於是来到了《世纪报》编辑部所在的地方,由於米哈伊尔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因此在看到竟然有好多人都在这里进进出出的时候,米哈伊尔多少是有些惊奇地对屠格涅夫说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