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欧文接下来的选择呢?
在 。
欧文的在新和谐村建好工厂、农场、学校、生活场所等等,然后找了 ,跟他们说,东西我都给你们准备好了,这里没有压迫,完全自由,财产是大家共有的,大家一起劳动,一起分配财产,一起接受教育,所有人一律平等.
这无疑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最崇高的社会实验之一,它寄托着深藏在人类灵魂深处的对于伟大和崇高的渴望。
但欧文和他的理想一同破产了,他几乎是一文不名地回到了英国,受到了太多太多王公贵族和各界人士的冷嘲热讽,可他的梦想依旧没有就此终结,他回到英国后选择参加英国当时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并且直到 。
他似乎是一位不会死亡的理想主义者。
直至 ,在这种情况下,欧文开始接触“通灵术”、“唯灵论”,宣称能与已故伟人沟通.
这便是故事的结局了,他在 :“他试图改善人类境况”。
想到这些东西,米哈伊尔感到心潮澎湃和心情复杂的同时,也是很快就动笔写起了信。
除了表达一下自己的敬意以外,最重要的还是米哈伊尔准备向这位“人事管理之父”取取经,再问问他有没有什么合适的管理人才可以推荐给他。
毕竟要想实现真正的良性循环,光靠一颗善良的心可不够,而是要实实在在的懂得如何分配和管理,倘若这些东西都搞得非常混乱的话,那说不定还真有可能好心办了坏事。
而忙活到现在,米哈伊尔基本上已经搭好了框架,等到一切差不多就绪之后,米哈伊尔便要正式开启他的桌游大业了。
顺带一提,就在今年七月份的时候,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受命前往伦敦,亲自会见英国的社会主义团体和工人组织,意在推动“gc主义通讯委员会”在英国建立分支,米哈伊尔也真的在考虑要不要亲自去瞻仰一下.
这天下英才真是如过江之鲫。
一想到自己接下来有可能跟这么多大人物有所接触,米哈伊尔也是难免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就这样过去了一段时间后,米哈伊尔的信已经寄了出去,而在英国一座普通的小镇中,三位度日如年的女作家也终于是收到了她们期待已久的信件。
而夏洛蒂只是刚看了一眼,她便忍不住惊呼出声,当其余两姐妹的目光朝他看了过来后,夏洛蒂便用颤抖的声音宣布道:
“已经卖了两三百本了,据说伦敦一位小有名气的诗人也就只能卖到这个数字,但出版商说我们诗集的销量应该还不止如此,毕竟那位米哈伊尔先生还要在英国待上很长一段时间。”
当三姐妹都激动的不知道说些什么的时候,夏洛蒂又打开了另外一个厚厚的包裹,里面装的全是伦敦评论家对他们的诗集的评论,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夏洛蒂简单翻开了一下之后发现这些评论里面,几乎大多数文章都会出现米哈伊尔的名字。
这位俄国青年在英国居然这么受欢迎?
在看完这些东西后,三姐妹几乎称得上是又哭又笑了好一阵,在意识到她们的生活可能会因此发生改变后,她们也是匆匆给那位米哈伊尔先生写起了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