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匠当真不是凡人!”徐青看着满路争相斗艳的鲜,既有对老匠的赞叹,也有对世家子弟的感慨。
这商少阳可真是有福气,眼前光是迎亲路上摆满铺满的鲜红绸,费怕是都不下千两万两白银。
纵然是帝皇家册立奉迎礼,想来都不过如此吧。
徐青跟随那一缕香,来到一处隐于竹林的宅院外。
此时宅院外有数盆牡丹盛开,而且开的似乎比闹市街上的,还要艳丽。
叩响柴门,有一名身穿素服,头戴白孝的男子打开门来。
不等男人询问,徐青拱手道:“在下同是爱之人,因久仰园叟爱之名,特来吊唁。”
家有丧事,门前挂幡,按丧事礼节,便不得随意拒绝他人吊唁。
这里面包含的不止是对逝者的尊重,还有对亲友感情的接纳。
徐青过来时,宅院门外虽无丧纸白对,但却贴有讣告,且门口的几盆牡丹也特意挑选的素白样色。
这就表示主家不拒来客吊唁,徐青明白个中道理,此时说明来由,门内众人自然以礼相待。
徐青与玄玉进了柴门,这才发现院内景致比之院外更加繁盛。
竹篱围拢的园子外,缠满蔷薇木槿、刺梅金雀,透过竹篱,里面则种满了凤仙、秋葵、芍药、百合等各式草。
玄玉踩着竹径,一路观,目不暇接。
徐青一边嗅闻香,一边打量着周围的风水布局。
这老匠果然不是俗人!
只是这高爽宽敞,迎日接暖,拦风挡寒的风水布局,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
这位老匠,最起码也是一位学过风水,懂得万物生存命理的高雅之士。
一路来到灵堂,徐青走进一看,里头冷冷清清,莫说挽联,就连香炉里的残香都稀少的可怜,显然并无多少人前来吊唁。
老匠没有子女,只有个老伴也在两年前撒手人寰,如今负责匠后事的乃是他的族弟。
徐青经过询问,这才知道老匠前日里将所有盛开的送到顾家后,在回来的路上就已经显露出疲态,待老人家走下马车,未进园门,便猝死在了园门外。
“不瞒老丈,在下本是一名白事先生,今日一早,我在顾家小姐所在的绣楼下,曾见过老人家一面.”
徐青没有隐瞒,把见到园叟的情景缓缓道出。
在场之人闻言,无不骇然。
“汝莫不是故意戏耍我等?家兄灵柩当面,阁下若是如此编排家兄,未免太过无礼。”
徐青摇头不语,只是伸手从袖中取出来一只盛放种的精致锦袋。
“此物就是令兄所赠之物,在下所言,并无一言是假。”
崔恒看着徐青递来的锦袋,只觉头皮发麻。
确认袋子是死者之物后,徐青又把园叟如何教他赏、听的事道出。
崔恒听完这话,心中再无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