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达室大爷狐疑的打量众人,给厂里打了电话询问,又检查他们的学生证才放行。一群人呼啦啦闯入大门,仿佛吹入了一股鲜活的空气。
于东兴奋的混在同学们中间,他并非第一次来,但每次都很开心。
他在北电管理学院念书,大三了,来东方集团实习。前几天,集团统一在食堂招待大家,于东干了一瓶二锅头没倒,被发行中心的主任看中,被要了过去。
今儿是第一次正式开会。
他22岁,京城本地人,长的很憨厚,嗯。
进了会议室,于东发现除了北电实习生,还有好多不认识的,总数在一百多人。稍等了一会,韩三坪先进来了,随后全体抽气,因为陈奇跟着进来了。
“那就是陈总啊?”
“我的天,第一次看到真人!好年轻啊!”
“听说他有2千万美金?全是写剧本挣的?”
“那都是小意思,人家是领导!领导!”
底下嘁嘁喳喳,很快又没了动静。陈奇走进会议室,坐在一旁,把主讲留给了韩三坪。
以前集团的发行业务都是在香港、海外,在大陆几乎没有。但现在改革了,韩三坪就一手搭建了在内地的发行人马,还很粗糙,设立了华北部、华东部、东北部、西北部、西南部、中南部等几个大区。
每大区一位负责人,手下人若干。
像于东这种有希望分配进来的,属于预备役。
“1月份广电下发改革文件以来,全国的制片厂都在跑发行,每家制片厂要面对30个省级电影公司。他们以前没接触过发行,那怎么搞?
就是喝酒!
发行人员到了一个省,先跟省公司的人喝酒,打交道处感情,一杯酒一个拷贝,累死累活挣了几十万。这样不行啊!我的意思是,酒桌上的交际必不可少,但我们不能像他们那样,全在酒桌上谈事,不符合我们集团的地位……”
韩三坪讲着话,陈奇无聊的看着底下。
一张张陌生的面孔,都很青涩……哎?
他发现一张有点印象的脸,再仔细辨认,好像是于东。但他也没太在意,都是小角色。
历史上,于东在北影厂干过,后来创业成立了博纳,也算娱乐圈大佬,沾染的女明星很多,最后却娶了金巧巧——这位姐很有手段,到底什么手段就不便说了。
“大家都在搞发行,我们也该动动了。我说句毫不夸张的话,改革成败与否,其实就在我们东方集团。我们搞成了,改革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