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何文德那边受伤,大部分老兵全须全尾的回来了,这让他们增添了极大的信心,对自己的诉求更有底气。
姜思璋趁机道:“我也是这个想法,政府控制力不行了。我们应该趁热打铁,一个月搞一次活动,直到他们同意为止。
下月咱们还搞,搞一次大的,万人大集会怎么样?”
“万人好啊!好好,就搞大的!”
“下次参加的人肯定多!”
“哎老姜,你的歌真不错啊,我这破锣嗓子喊的都起劲。还有没有这种歌,多搞点?”
“有有,等我拿来,我们一块学!”
…………
“应该尽快打开两岸探亲通道,探究可行办法,以结束因政治元素所带来的民族悲剧,希望当局不要成为制造民族分裂的罪人!”
“难道我们没有父母么?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却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
“当局若真讲‘伦理孝道’,就该立即解除探亲禁令!”
由于台湾尚未解除戒严,主流媒体不能报道。
只有反对党的媒体、同情老兵的民间团体、其他组织在发声。而在岛外就热闹了,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乃至日韩都在报道。
台湾老兵确实是沉默的一群人,几十年来没有发声的权利。
这是他们第一次集体公开亮相。
香港的中立派都异常关注,左派报纸更是摇旗呐喊,隔空助阵:
“当高雄眷村的老人对着福建方向焚烧纸钱,当基隆的退伍兵用山东方言教孙子识字,这种文化血脉的顽强存续,恰恰证明政治从未征服人性!”
“掐指一算,台湾老兵年轻的也有50多岁了,年长的更达70岁以上。留给他们的人生时光还能有几年?这是我们完成伦理救赎的最后期限!铁丝网封锁的不仅是海岸线,更是一个民族对自身良知的背叛!”
而《前进》杂志也乖觉,马上推出一个举措:在杂志上刊登广告,帮老兵转信。
短短几天,就有老兵的家书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