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创作思路

副厂长拦住他,问:“是我理解的那个意思么?”

“没错!两千万我也掏!”

“用不了用不了!”

李乾宽吓一跳,忙道:“我们可不是打秋风、宰大户的,一分钱都给你算清楚。《开国大典》不是《大决战》那种片子,不了那么多。”

“那我就不管了,反正我承诺了。再有就是,我乱七八糟的事情太多,主要靠你们来制作,我可能有一些意见,希望我们友好交流。

目前的流程是,先写剧本,交给专家小组审议,通过了就可以启动。几位对剧本创作有思路么?”

先开口的是张笑天,他是黑龙江人,写了一辈子严肃题材的剧本。他还写过《太平天国》,拍成了电视剧,李健群在里面演了个角色。

“春节前我得到消息,兴奋的连饺子都没吃好。我感觉最难的是协调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开国大典前夕发生的任何一段历史,都可以单独拿来拍一部片子。

但这部电影不应该拍成编年史,也不是文献片。

所以我觉得把历史事件放到后景,作为人物活动的舞台,还是要表现人物,用人物来带动事件,推进故事。”

“那人物怎么塑造呢?讲这段历史,肯定以教员和老蒋为两大核心,现在时代需求有变化,不能按照传统思路来塑造。”

梁晓生道。

他老家是黑龙江的,见了东北人特亲切,自己也是作家,在《故事会》上发表了好几篇小说。

“你的观点很对,时代在变化。”

张笑天顿了顿,道:“首先是老蒋,我们出于对台统战的需要,《血战台儿庄》已经塑造的很正面了。《开国大典》我想表现他的一些人情味,比如与家人相处的细节、去寺庙抽签等等。”

说完,他有点忐忑的看向陈奇。

因为这是有政治风险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