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雅法罗尼面色凝重地走到场边。半场结束,仅落后3分。
面对一个杀红眼的科比,这本该是个值得庆幸的结果。
可他却一点也轻松不起来。
望着记分牌,雅法罗尼心里清楚,他们或许正离自己最初设想的篮球越来越远。他一度梦想将菲尼克斯那套风靡联盟的“七秒或更少”进攻移植到孟菲斯。
那流畅、奔放、如风暴般令人窒息的美妙进攻多么美好?
但现在他不得不承认,这支球队或许永远都打不出那样的篮球。
而这甚至与是否拥有史蒂夫·纳什无关。
一支球队的体系,根植于它的核心。徐凌不是科比那样的绝对球权吞噬者,但他也绝非ssol体系下那种满足于无球跑动、迅捷空切、接球即射的无私进攻手。他需要节奏,需要阅读,需要手中持球、掌控局面——哪怕只有两秒。他的打法聪明而高效,却天然地、不可避免地打出了自己的节奏。
雅法罗尼内心陷入拉扯:他比谁都清楚徐凌的价值——这个年轻人正在科比的怒火下交出26+6+6的半场答卷,他几乎是凭一己之力拖着球队咬住比分。可另一方面,他也无法忽视心底那一丝遗憾:徐凌很好,甚至太好了,好到他注定无法成为“体系中的一员”。
他不是流水之上的风,而是河流本身。
强大,却只能朝自己的方向奔涌。
就好像一部封面上写着静谧文艺的日本电影,一旦主角是田渊正浩那张脸,你就知道它绝不可能是你最初期待的那部片子。
当然,我们不能替田渊正浩粉丝作出这个判决,案例中的演员可以是你拉黑的任何人,朋友,你知我意。
雅法罗尼走到更衣室的大门,将其打开,徐凌的声音随即传来。
“他们希望我们乱起来,希望我们跟着他们的节奏跑。”徐凌用毛巾擦着汗,“但我们不会让他们如愿。按照我们的风格,一个一个回合地磨。凯尔,”徐凌看向洛瑞,“把球带过半场就给我,你去底角,随时准备接球投篮或者空切。”
“保罗,”徐凌又转向加索尔,“你在高位和我打挡拆,如果安德鲁不出来,你就中投,如果他出来,你就顺下,我会找到你。”
“至于防守.”徐凌顿了顿,目光扫过所有人,“科比交给我。你们只需要守住自己的人,抢下每一个该死的篮板!告诉他们,这里是孟菲斯!”
所以雅法罗尼不需要说任何的话,只需要按照六千万先生的心意明确球队的打法,那就是把球给他。
雅法罗尼没有异议。
下半场开场哨响,双方易边再战。科比的眼神比上半场更加冰冷,仿佛一头被轻微冒犯后决定不再戏耍猎物的黑曼巴。他第一个回合就在左侧腰位倚住徐凌,张手要球。
费舍尔的传球精准到位。科比接球,背部感受着徐凌防守的重心,连续两次有力的靠打后,没有任何预兆地向底线翻身,极限后仰跳投!
“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