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此时的科比正处在一个极其微妙而敏感的时期。他与管理层的矛盾已然公开化,与公牛队的交易流言愈演愈烈,他在湖人队的未来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许多球迷和媒体对他抱有一种复杂的同情情绪。
克雷格的言论虽然愚蠢且冒犯,却在客观上让一部分人开始反思:为何“鹰郡”这件事仿佛成了一个谁都不能触碰的禁区?媒体在对待不同球星时,是否真的存在两套截然不同的标准?
徐凌对此事始终保持沉默。
但灰熊队不能沉默,而且还正式在球队的官方网页上进行回应:“罗德里克·克雷格的言论属于个人观点,不代表孟菲斯灰熊队官方立场。同时,我们支持言论自由的原则,并认为公众人物及其相关事件接受公众讨论是正常社会的一部分。我们不理解为何某些媒体对一句过激的网络言论反应如此激烈,却对发生在我们城市、针对我们球迷的真实身体伤害事件长期保持沉默。灰熊队专注于接下来的比赛,不会进一步对此事发表评论。”
灰熊队的官方声明引发了灰熊球迷的广泛共鸣。
他们提及的身体伤害事件的主角同样是科比,两年前,科比正处于职业生涯的低谷期,奥尼尔如他所愿被交易,菲尔·杰克逊还未二进宫,湖人完全是他的球队,但这支球队却在那个赛季深陷泥潭,不仅战绩惨淡,而且极度混乱。来到孟菲斯打球的时候,手风不顺的科比在救球的时候飞身撞倒了现场的灰熊球迷,导致其住院,并且态度恶劣,拒绝道歉,双方一度对薄公堂。
这件事最终以科比发动钞能力而在场下和解,如今却被再度提及。
“为什么洛杉矶的媒体可以对一个年轻人的过激言论群起攻之,却对我们孟菲斯球迷曾经遭受的真实痛苦选择性遗忘?”
本地媒体充满引导性的发问,瞬间点燃了孟菲斯市民的情绪。一种“受害者”与“被欺凌”的悲情意识,混合着对超级大都市洛杉矶和超级巨星科比的固有反感,迅速凝聚成一股强大的、一致对外的本土力量。
这件事最怪异的是,涉事双方的主角,徐凌和科比都没有发表言论,但他们身边的近人、球迷、媒体却是在各个场合发生了肢体冲突之外的一切冲突,打得不可开交,两地球迷几乎产生了同城德比或者世代宿敌之间的那种仇恨。
不过,灰熊球迷总体处于下风。
因为他们只是小市场,球迷少,媒体影响力不足,而湖人所在的地理位置无须赘言,辉煌的队史足以傲视凯尔特人之外的一切篮球队,灰熊在他们的面前就像是跳梁小丑,湖人球迷只需要祭出竞技体育粉圈论战的终极武器“你是什么冠军?”,就能打得灰熊球迷溃不成军。
事已至此,媒体只好纷纷去查看赛程表,看看这两队什么时候遇上,联盟也敏锐地嗅到市场动向,开始大肆宣扬。
而灰熊与湖人的赛季首战很快就宣扬得举世皆知。
湖人将在12月21日,也就是圣诞大战前的最后一场比赛客场挑战灰熊队。
在那之前,灰熊队还有十场比赛要打。
争吵仍在继续。
只是徐凌对这件事始终保持沉默,即使有媒体提到,他也是直接拒绝正面回应:“我对此没什么想说的。”
此后便是一段有起有伏的连续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