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主,请拯救这支球队

徐凌对吉诺比利的回应或许可以竞争nba历史上最棒的生涯首球。

不过,卫冕冠军有自己的比赛节奏。

吉诺比利回到场上代表着马刺派出了最强阵容,他们开始展现出娴熟的战术执行力和老辣的比赛节奏。

不过,坐镇主场的灰熊青年军同样毫无惧色,凭借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与对手展开了一场高速对攻。

徐凌延续之前的状态,成为联邦速贷球馆最闪耀的焦点。他在右侧四十五度角接到洛瑞分球,面对吉诺比利的扑防,毫不犹豫地干拔跳投,篮球应声入网。

下一个回合,徐凌又在弧顶与加索尔打出配合,一记写意的击地传球穿透防守,准确送到顺下的加索尔手中,助其腾空完成一记暴扣,彻底点燃了主场气氛。

马刺队同样迅速找回了比赛手感,阵地战进攻效率显著提升。

托尼·帕克几乎抓住了每一个防守反击的机会,

凯尔·洛瑞的防守被抓个正着,有时候明明已经退回前场落位,却仍被对方以高速变向和逼真的假动作转身轻松晃过。

帕克甚至不需要等待反击机会,他会在阵地战中突然提速,敏锐地抓住灰熊内线退防未稳的时机,强行将阵地战拖入自己的快攻节奏。

多点开的马刺,在进攻状态上已彻底复苏。

尽管如此,灰熊队依然凭借徐凌单节独得10分4助攻的出色发挥,以及全队从开局便维持的火热手感,在卫冕冠军面前出人意料地占据上风。

28比24

首节战罢,灰熊领先马刺4分。

马克·雅法罗尼对球队首节的表现基本满意。

次节一开始,他便做出轮换调整:用迈克·米勒换下徐凌稍作休息,同时派上达科·米利西奇。但令人不解的是,他换下的并非同样打满首节近9分钟的保罗·加索尔,而是哈基姆·瓦里克。

这一换人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怪味儿。若要让核心休息,理应让徐凌和加索尔同时轮换;如今徐凌下场,加索尔却仍留在场上。更值得注意的是,米利西奇上场之后,在攻防两端实际承担的是四号位的职责,与加索尔组成“双塔”——这样一个缓慢而缺乏空间感的阵容,似乎与球队主打的“七秒或更少”理念背道而驰。

果然,徐凌一下场,灰熊的进攻仿佛瞬间失去了主心骨。凯尔·洛瑞显得犹豫不决,一时将球交给加索尔低位单打,一时又塞给鲁迪·盖伊强侧突破,战术杂乱无章,效果十分一般。

而马刺这边,马努·吉诺比利带领衔接段阵容趁势发力。阿根廷人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切割着灰熊迟缓的防守,或突分助攻,或自己得分,在马刺行云流水的整体配合下,比分被迅速迫近并反超。

雅法罗尼一看情况不妙,回头招呼徐凌起身。

就这样,仅仅休息了三分半钟,徐凌便不得不再次上阵。

这次,他换下的是鲁迪盖伊。

盖伊一脸郁闷,其实他今晚表现尚可,只是徐凌下场后球队突然没了节奏,他被迫重新操刀起最喜欢的单挑,但是像他这种单纯爱单挑的选手大都有一个问题,就是低效。

在布鲁斯鲍文面前,盖伊就像是被送到北条麻妃房间里自愿献身的素人,根本不值一提。

比赛的节奏,有时就是如此难以捉摸。灰熊队在开局阶段攻势如潮,全队上下手感火热,即便波波维奇祭出吉诺比利这把妖刀,也一度难以阻挡。

彼时,哪怕是波波维奇这样的名帅绞尽脑汁,似乎也比不上雅法罗尼这位菜鸟教练的“灵机一动”——他选择让加索尔苦苦支撑,只为给徐凌争取宝贵的休息时间。

或许下一次,他会明白让核心球员打满首节并非明智之举,但今晚已然失去的比赛节奏,还能轻易找回吗?

至少,在第二节是完全找不回来了。

徐凌重新登场后的第一次三分尝试弹筐而出,马刺队毫不犹豫地抓住机会打出反击,进一步将分差扩大。

好在,老将迈克米勒随后切出接球,跳投得分。

灰熊的得分荒就此结束,他们喘了一口气,可是马刺依然占据绝对领先。

状态火热的吉诺比利毫不客气地对徐凌发动猛攻,一记标志性的蛇形欧洲步将徐凌晃过,冲入篮下上篮得分。

这是徐凌在大学遇不到的对手。

吉诺比利拥有世界顶级球员所具备的一切:细腻的技术、冷静的心态与丰富的大赛经验。一旦他进入状态,即便是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防守者,也难以阻挡他的攻势。

徐凌自然无意落于人后。

当联邦快递球馆的球迷再次看到他在外线张手要球时,看台上瞬间爆发出激动的尖叫。然而他一如既往地沉浸在自己的节奏中,外界的喧哗于他而言,不过是另一个维度的背景音。

吉诺比利早在首节就领教过徐凌的能耐,此刻更不敢有丝毫怠慢。

徐凌猛然向右路强突,那一瞬间爆发出的速度,甚至让场边的联络员罗德里克·克雷格都觉得:伊莱的启动,似乎比大学时期还要快上几分。

吉诺比利虽拥有远胜徐凌的比赛经验,但这电光石火的第一步,比拼的纯粹是天赋。

徐凌不是鲁迪·盖伊,他丝毫没有因运球衔接的卡顿而削弱爆发力的释放。只见他一步甩开吉诺比利,在三分线内两步迅疾合球、拔起跳投,整个动作流畅而舒展。

“唰!”

吉诺比利看得几乎愣在原地。徐凌在回防途中轻轻晃了晃自己的投篮手,看似是在放松手腕,可他的目光却始终锁定在吉诺比利身上。

那眼神仿佛在问:还来吗?

吉诺比利只能无奈地耸了耸肩。他和徐凌不同,马刺的战术纪律和波波维奇的威严,可不会允许他如对方那般随心所欲地要球单打。

倘若他敢像徐凌这样动辄拉开单挑,波波维奇的口水恐怕足以将他的头发洗一百遍。

吉诺比利无需和徐凌分出胜负。

作为整体实力更占优的一方,马刺一旦掌握比赛主动权,便逐步而稳定地扩大着领先优势。

整个第二节,他们成功将灰熊拖入了自己最擅长的节奏:缓慢、激烈、充满身体对抗的磨砺战。马刺得分并不爆炸,但他们总能确保,在这样的节奏下,对手的得分比他们更困难。

灰熊完全无法适应这样的比赛节奏,尤其是徐凌,他习惯来去如风的比赛,但马刺偏偏是一支不让任何一阵风随意吹过的队伍。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