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我是说,一切都结束了

汉斯布鲁狂野地冲击内线,每当他得手,徐凌都会在下个回合给予回应。

球星的能量如烈火焚天,使得圣何塞惠普展馆的气氛快速上升,但就像尼采的那句已经被运用得有些泛滥的永恒之语:

你凝视着深渊,深渊也凝视着你。

那么,谁会最终跌下去呢?

上半场,双方可谓招牌尽出,几无保留,而且,两队基本上把自己的取胜秘诀公开化了。

ttu的胜机在于外线,在于徐凌能否在下半场延续上半场的手感,而北卡则需要找到一个稳定的阵地战进攻方式。

北卡完全破不了联防,目前为止的大部分进攻都来自球星的个人能力,泰·劳森和汉斯布鲁先后接管比赛,但个人的力量终究无法决定一切。

更加具有团队效应的ttu以45比40的优势进入下半场。

除了乔丹这个屁股歪得没边的亲友团,现场的nba高层对徐凌的看法已经趋于一致。

在对阵北卡之前,他们认为徐凌是前五顺位的有力竞争者,但如果掌握前五签位的球队并不急需外线球员,那就可能出现一个经典的祖宗之法不可废的场景——也许徐凌更好,但nba总会在内线与外线之间选择内线,而今年这届选秀大会拥有十年来最多的内线人才。

可是现在,经历北卡的围剿,徐凌仍然交出惊人的表现,半场20分8篮板4助攻,这样的表现不仅压过了已经被淘汰出局的杜兰特,甚至连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格雷格·奥登的光芒都被盖过了。

超音速队的总经理萨姆·普雷斯蒂几乎可以告诉自己的同事,如果他们不久后抽到第三顺位,那么,徐凌只要在西雅图完成一次过得去的试训,自己就会毫不犹豫地选中他。

不过,这只是即时的想法,大学表现拥有瞬间的冲击力和迷惑性,nba的高管们往往会在几个月后的选秀大会上冷静下来,再度沉迷于那美好但极难兑现的天赋。

“伊莱。”

奈特的声音在狭小的更衣室里显得格外低沉,所有杂音瞬间消失。他没有看别人。

“你是我们至今还能站在这儿的唯一原因。”奈特顿了顿,然后,他向前迈了一小步,声音压得更低,“现在,告诉我。我能相信你吗?当下半场他们用尽一切手段来撕碎你的时候,你还能带领这支球队吗?”

徐凌感觉队友们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沉重的期待几乎化为实质。

“如果需要的话……”

“那就完了!”

奈特的声音陡然拔高,打断了徐凌,但这次不是咆哮,而是一种混合着焦虑和急切的反驳,仿佛在阻止他走向一个陷阱。

“如果你脑子里想的是‘需要我拿20分才能赢’,那我们他妈的就完蛋了!他们就等着你这么想!”

徐凌怔住了,将没说出口的话咽了回去。他看着奈特,意识到教练看到的远比他更深。

奈特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几乎与徐凌面对面:“罗伊·威廉姆斯那个老狐狸,他或许没什么新招,但他不傻!他会用两个人,三个人,甚至不惜用四个人围堵你!因为他比谁都清楚——掐死你,就等于掐死了我们。”

更衣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能听到粗重的呼吸声。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徐凌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位队友——看到他们眼中的信任、焦虑和某种迫切的斗志。

他再次看向奈特,知道现在是表示决心的时候,他知道奈特想让自己说什么。

“那就让他们来吧。”徐凌不容置疑地说,“正好,我们可以一起提醒他们一个篮球诞生以来最古老的真理——这项运动,始终是五个人的。”

下半场开始之后,事情果真如奈特所预想的那么发生。

只要徐凌外线接球,与之对位的丹尼·格林就会和临近的北卡球员一起包夹他。

早有准备的徐凌总是在包夹将成未成之际把球传给空位的队友。

焦油踵队相信天赋,因为他们在罗伊·威廉姆斯时代赢得的第一座全国冠军,依靠的便是无解的天赋。

那是2005年的北卡,那支球队的天赋膨胀到可以让当年以榜眼秀身份入选nba的马文·威廉姆斯打替补。为了协调这么一支才华横溢的球队,罗伊·威廉姆斯付出了大量的工作,他们对天赋的迷信胜过一切篮球理论。

这让他们相信,只要徐凌不再得分,ttu就会原地死亡。

于是,艾伦·沃斯库尔站出来命中一记外线三分。

汉斯布鲁在低位要球,背身强打普莱夫卡。肌肉碰撞的闷响透过喧嚣传来,普莱夫卡被顶得连连后退,却在最后关头死死卡住位置。徐凌及时协防,汉斯布鲁被迫后仰出手——球砸在篮筐后沿弹飞。

杰克逊抢到篮板,徐凌已经启动。北卡的回防慢了半拍,杰克逊长传找到快下的徐凌,后者一个假动作点飞追防的格林,轻松上篮得手。

焦油踵队变得焦躁不安。

他们知道情况不妙,如果锁死徐凌一人的代价是让ttu的其余人火力全开,那么锁死他的意义是什么?

罗伊·威廉姆斯按兵不动,显然他认为情况还没危急到不能打的地步,北卡依然可以用天赋得分。

汉斯布鲁翻身跳投得分。

之后劳森抓住ttu外线投篮打铁的机会完成快攻,然后,徐凌吸引防守助攻贾里乌斯·杰克逊命中三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