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未必

克雷格一脸崇拜,而徐凌则是在心里带着点疑问:将军是谁?

疑问只闪过一瞬,徐凌本凌的回忆很快就让他意识到“将军”所指何人。

自然就是那个波多黎各监狱逃课大师1,驴帽时尚教父2,飞椅弹道学家3,热身赛单方面停战协议签署人4、辱女哲学家、鞭刑行为艺术表演者、ncaa罚款慈善家的ncaa传奇教头,大学篮球教练历史地位坐二望一的副goat鲍勃·奈特是也5。

之后便是新生与老生的会面。

除了已经打过招呼的队长杰克逊,ttu还有一个大四生,预计会成为球队新赛季球队内线主要轮换的达里尔·多拉(darryl dora c/pf)。然后是大三生,同样只有两个,来自亚利桑那的白人内线达里尔·苏贾奇(damir suljagic c)和球队二号得分手马丁·芝诺(martin zeno sg)。最后是二年级,居然也只有两人在队,分别是丹麦人艾伦·沃斯库尔(alan voskuil sg)和白人前锋迈克尔·普林斯。

这支球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球队人员结构这么不健康?

虽说中美篮球差距巨大,但校园篮球的梯队建设,说到底就是那么一回事:大四核心、大三中坚、大二潜力股、大一新鲜血液。

通常来说,高年级生会占据首发位置的大半。

只有像肯塔基、堪萨斯、杜克这种招生质量极高的学校才会大量任用新生。

像ttu这种每年都以疯狂三月为目标的队伍,让高年级生挑大梁很正常,但二年级的梯队作为球队的未来,正常情况下应占球队1/3的人员,用于培养未来核心,但ttu这一届几乎“荒废”,居然只有两名球员。

如此头轻脚轻的人员结构,一旦遭遇伤病或者非战斗减员,球队就要面临无人可用的窘境。

显然教练组也认识到了这个隐患,所以ttu这届新生总共招了七个人。

可是,相互介绍认识之后,徐凌发现他们这届看起来也没有可堪大用之人。

最直接的依据就是,除去两名来自社区大学的球员,再除去徐凌这个留学生,其他三名来自美国本土的新生都没有入选2006届的全美百大高中生。

换句话说,他们这批人里连一个名义上的四星高中生都没有。

看起来,鲍勃·奈特这块招牌对于当今球员来说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了。

正式的训练很快开始,所有球员在助理教练的带领下进行ttu最著名的拉练项目——“炼狱循环”(inferno circuit)。据说是鲍勃·奈特从印第安纳大学带来的,包含全场冲刺折返跑、快速横移防守滑步、运球冲刺、后卫有专项运球训练,内线则要加一项力量训练,如此循环1-3组。

老生们勉强坚持了下来,新生却惨了。

徐凌原本有满满的自信,他前世所在的大学虽然比起那些顶级学府生源差得有点多,但能每年都打进全国大赛靠的就是魔鬼训练,他的体能绝对没问题。

是的,他没问题,但徐凌本凌有问题。

一组“炼狱循环”下来,徐凌犹如挑战过程不休息让十个女老师达到绝顶的向山裕一样几乎虚脱。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