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道路、钢铁、科技、丝绸之路、大航海。
六道政令,除了半免费教育以外,其余的政令要么是“说停就停”的短期性的政令,要么是影响力不大的政令。
修建道路、大炼钢铁、丝绸之路、大航海,都是典型的“说停就停”的政令,就算是取消也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鼓励科技,本质上也就是设立两种官阶不高不低的官职而已,影响力不大。
半免费教育不一样。
这是关于读书人的政令,且一旦颁下,定然是受人称颂不已。
这种政令,颁布下去自然是非常轻松,毫无阻力。
可要是有了后悔的迹象,意欲取消,却绝对是千难万难。
布政是何等的受人称颂,取消政令就会是何等的惹人叱骂。
也就是说,这一道政令,一旦颁布了下去,大概率就得长久的执行下去。
持续多久呢?
持续到王朝灭亡!
一旦政令颁下,半免费教育的支出,就此大概率会是“固定”支出。
就算是变法失败,甚至于保守派起势,这一道政令也绝对会被保留下来。
也因此,江昭却是并未擅自颁下去。
二则,主要是为了让赵策英也享受士人的称颂。
君、臣!
两者的声誉并不在同一条赛道。
君王受到称颂,并不会分担臣子受到的称颂量。
为此,江昭自是特地将政令留了下来。
这玩意没必要吃独食,也不能吃独食!
“一年,七八百万贯.”
赵策英沉吟着,面上闪过一丝迟疑。
这一道政令的厉害关系,一目了然。
利是海量的声誉。
文人向来就擅长吹捧,趁着大胜凯旋的劲头,这要是来上一波半免费教育,鬼知道得被文人吹成啥样啊?
一旦真的颁下了半免费教育的政令,就是几百年过去,大概率也有人怀念熙丰年间的“盛世”景象。
作为掌权天下的君王,他也肯定会被千古传颂。
当然,没有实现大一统,肯定是算不上千古一帝。
但,起码也得是上乘君王,有资格“保前十”的水平。
大相公江昭也是一样的状况。
甚至于,宰相没有必须实现大一统才能为千古一相的限制,这一政令估摸着都有可能让江昭成为千古贤相,人人称颂。
此外,这一政令还能带来源源不断的寒门士人,一样是益处颇多。
害嘛
这玩意有可能给子孙埋雷!
七八百万贯,差不多是一年赋税收入的不到十分之一。
以目前的赋税,可轻轻松松的承担,甚至是毫无压力。
但问题在于,不是谁都有千古贤相辅佐的。
可能到了某一代,赋税征收不太行,半免费教育就会化作堪比“三冗”一样的难题。
利害剖析,一清二楚。
赵策英迟疑了几息,果断点头,拍案道:
“干了!”
半免费教育,古今未有,千古传颂。
诱惑力太大了!
至于子孙后代?
相信后来者的智慧,儿孙自有儿孙福。
“陛下圣明。”
江昭淡淡一笑,持手一礼。
赵策英拾起余下一道文书。
关于交趾国的布局。
交趾国,适合种!
草的种植需求是充足光照、温暖气候、适度降水。
此三点,交趾国都恰好满足。
亚热带气候,从三月始就基本上就渐渐升温,降水和光照自然也不差,这种状况得一直持续到十月左右。
也就是说,一年中有近两百余天都符合生长。
交趾国,可谓是天然就适合种植。
为此,江昭却是有意让人在交趾推广种植。
缘由有二:
一则,交趾适合种植。
二则,可让交趾少种粮食。
种植得越多,粮食种植得就越少。
交趾人种植了,可适当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钱贩卖,并以此从中原换取粮食。
如此,让交趾人尝到了种植的甜头,日复一日,种植粮食的人就越来越少,交趾对中原的粮食依赖也就会越来越狠。
时间一长,也就实现了一种另类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