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求情!

缘由也不难猜:

两人都担心就此触怒官家和大相公。

入宫拜见,祈求“减刑”。

若是可成,消耗的是三人的面子。

若是不可成,则是有可能给官家和大相公一种遭到“背叛”的错觉,连带着可能就此失去官家和大相公的信任。

风险太大!

三人,态度皆是意味不明!

上上下下,百十人意识到这一点,皆是面色一变。

要是就连顾、王、张三人都不入宫求情,那将门可就真的是唯有任人宰割,等待宣判。

富宁侯、忠敬侯、梁国公、小郑将军、曹司徒一干权贵相视一眼,都有些坐不住。

“将门危在旦夕,三位将军为勋贵柱石。”

忠敬侯抬手一礼,连忙劝道:“今甘罗之罪若诛九族,则将门十去七八,如此一来,三位纵得大相公信重,却成无根之木啊!”

“顾侯持重若卫大将军、王帅决断似李药师、英国公坚毅仿班定远,皆受官家和大相公重视非常。唯有三位,可解将门之危。”梁国公一脸的郑重。

富宁侯连忙道:“不敢奢求免却诛连,唯求莫要诛连九族,便是千幸万幸。”

“满朝勋贵百二十户,唯三位能解此死局。若三位以擎天手挽此狂澜,则天下武人必是感念万分。”小郑将军一脸的肃然,郑重一揖。

其余勋贵,亦是连忙发话。

或是分析利弊,或是动之以情,或是晓之以理。

半响。

顾廷烨脸上却是闪过一丝果决,摆了摆手,唏嘘一叹:“罢了,将门一体,该站出来的时候就得站出来。”

“不错,将门一体啊!”张鼎闭着眼睛,慨叹道。

“王某,义不容辞。”王韶一脸坚毅,俨然是下定了决心。

三人相继表态。

小郑将军心头一凛,不禁发自内心的说道:““三位将军果真高义。”

“三位将军,实是高义!”

“将门勋贵,定然不忘此恩!”

“三位将军,请受郑某一拜!”

其余勋贵,亦是连忙发话。

一时间,感激之声不断。

熙丰四年,八月初二。

昭文殿。

百十位武将勋贵,齐聚于此。

经过商量,求情虽是以顾廷烨、王韶、张鼎三人为主,但其他武将却也选择参与,以此彰显“诚意”。

“怎么,有何要事?”

江大相公沉着脸,脸色并不好看。

顾廷烨、王韶、张鼎三人,相视一眼,齐齐作揖一礼。

其余的百十位武将勋贵,有一学一,甚在恭谨。

顾廷烨言辞恳切的说道:“大相公,十余纨绔子弟,于南郊大礼公然刺杀,实是罪不可赦。”

“然,刺杀之事,将门多为蒙蔽,并不知晓”

“这是要求情?”

江昭瞥了一眼,摇了摇头,摆手道:“去求官家吧。”

淡淡的话,颇为冷漠。

百十位将门勋贵,齐齐色变。

难道,就连顾、王、张三位将军的面子都不好使了吗?

御书房,长廊。

以顾廷烨、王韶、张鼎三人为首,百十位将门勋贵,齐齐下拜。

在众人期许的目光下,司礼掌印太监走出。

“官家就说了一句话。”李宪平静道。

“什么话?”顾廷烨一脸的期许。

李宪扫向众人,缓缓道:

“将门百十人求见,究竟是要求情,还是要逼宫?”

一言,百十位勋贵齐齐一怔。

几位枢密副使相视一眼,皆是面色微变。

这是弄巧成拙了呀!

将门勋贵认为人多是诚心悔改,殊不知在官家和大相公眼中,却是不乏逼宫之意。

昔年,欧阳修、吕公著二人,不就是以“奏折”逼宫的吗?

此中情景,何其相似?

忠敬侯叹息一声,建议道:

“就留顾侯、王院使、张国公求情吧。”

百十位勋贵皆是点头,相继退去。

要是连顾廷烨、王韶、张鼎三人都不能求得赦免。

那.便是将门末日!

一炷香、两炷香、半个时辰、一个时辰、半日、一日.

刺杀重罪,罪不可赦。

顾廷烨、王韶、张鼎三人的求情之路,可谓相当之艰。

或许是百十人一齐“逼宫”的缘故,官家怒意更甚。

整整一日,三人就连官家的面都未曾见到半分。

一时间,将门勋贵,尽皆惊惧不已。

一切安危存亡,皆系于顾、王、张三人之手!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