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二,云淡风轻。
昭文殿。
一大一小,一老一幼。
江昭拾着文书,严谨注目,不时抿上一口清茶。
赵伸捧着蜜水,小口啜饮,不时嚼着清水元子。
除此以外,长案以左,单独摆了一副两尺左右长的小木几,上有瓜果、点心、糟子糕、蜜枣。
君臣二人,一肃一稚,却也相宜得体。
“还有糟子糕吗?”
赵伸一口吞了残余的“小蛋糕”,兴致冲冲的向着几名宫女、嬷嬷跑去,一脸期许的问道。
主事嬷嬷迟疑着,摇了摇头,劝诫道:“娘娘有过嘱咐,食贵在杂与衡,小殿下已是连着食了两次糟子糕,应以节制为主。”
“啊?”
赵伸小脸一滞,期许渐渐消失,化为失望。
约莫几息,赵伸一脸颓丧的走了回来,扯了扯江昭的衣袍,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大相公,没有糟子糕啦!”
江昭注目过去。
所谓糟子糕,也就是鸡蛋糕。
上好的土鸡蛋,蛋黄、蛋清分作两小碗,以筷箸搅动打发蛋清,搅上一刻钟左右,蛋清就会乳化,呈奶白色,类似于“奶油”一样。
少量蛋黄、少量面粉、少量油、大量奶混合在一起,就会呈较稀的“糊糊”状。
其后,乳化蛋清与蛋黄糊糊混在一起,添上一些白、蜂蜜、生、葡萄干,或烤制、或蒸煮。
一旦制成,蓬松绵软,香甜可口,那滋味.
当然,受制于作物种类的缘故,没有玉米淀粉,其绵软蓬松程度无法与工业化时代相媲美,必须得趁热品尝。
反正,哄小孩肯定非常好使。
这也是江昭的发明之一。
“堂堂皇室,怎会没有糟子糕呢?”江昭故作不知的问道。
主事嬷嬷与赵伸的对话,他自是听在耳中。
“母后不准贪吃。”赵伸气馁道。
两岁的小皇子,尚是天性活泼的年纪,老母亲方方面面的管制与压力,自是让其相当难受。
江昭沉吟着,问道:“还想吃吗?”
皇后向氏,自幼受名门熏陶,脾性、文采、胸襟,都算是女子中较为上乘的存在。
但,终究是深闺女子,受制于眼界和时代的限制,于教子一道仅是一昧的严格。
殊不知,教子宜张弛有度,不宜一昧的严格压着。
两岁的小孩,就连记忆力都尚未发育好,更遑论理解一些“大道理”?
无效的严苛,其最终结果就是养成叛逆的性子。
说白一点,小孩子也是有脾气的,小孩子也是有压力的!
大人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小孩的视角来说可能就是天大的事情。
一旦不注重,就有可能让小孩的童年作废,性子叛逆起来。
性子养废,人就废了大半。
“嗯。”
赵伸连连点头,希冀的望过去。
“稚子孩童,重在不扫兴。”
“小孩识字启蒙,尚是三四岁。”
“教导过严,未必就是好事。”
江昭说着,瞥向几名嬷嬷、宫女,平和道:“人生不可再少年,难得无忧无虑,就为景王奉上糟子糕吧。”
“是。”
主事嬷嬷迟疑着,点头一礼。
君王与士大夫公天下的时代,大相公发了话,几人自是不敢违逆半分。
其后,自有宫女奉上糟子糕。
赵伸拾入手中,轻咬一口,连连点头。
一模一样的糟子糕,却不知为何,这一份要更为香甜绵软一些!
“大相公,你真好。”赵伸愁容尽去,一脸的嬉笑。
江昭淡淡一笑,继续阅览文书。
于教子一道,江昭自认还是有些经验。
长子江怀瑾,年十一,就已经过了童生试,正在备考乡试。
论起成才,自是难与老父亲相媲美,但也是蔡京、盛长柏之流的学习水准。
小皇子赵伸,就这么教,没问题!
一时间,公堂唯余淡淡的咀嚼声、掀书声。
过了好一会儿。
“启禀大相公,甘国公求见。”书吏走近,持手一礼,通报道。
“甘国公?”
文书轻置,江昭有些意外。
要是没记错,甘国公之子甘宁是“刺杀大相公”的主谋吧?
“让他进来吧。”
约莫十息左右,一人着麒麟官袍,大步入内。
粗略一瞥,窥见一稚子乖乖吃着糕点,甘国公面色微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