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从大相公下手!

特别是禁军,不少人都是勋贵子弟。

有兵,也就注定了军改必须得更为详细、谨慎一些,必须尚未军改就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出支持者和反对者,并让支持者掌握军权,防止动乱横生。

为此,就得提前放出一些“小道消息”。

小道消息,可让将门勋贵有一定的准备时间,并由此区分出两拨人。

主动军改者、消极军改者。

疑虑?

顾廷烨、王韶二人相视一眼,皆是沉吟起来。

沉吟着,顾廷烨抬手一礼,徐徐道:“官家、大相公,将门勋贵十之八九都是有过吃军饷度日的经历。”

“如今,军中改革,以往吃军饷之举措,怕是不能深究。”

“这是自然。”

江昭点头,摆手道:“单就贪墨军饷一事,可既往不咎。”

既往不咎,这是江昭一贯作风。

纠察过往,范围实在太大,除了闹得人心惶惶以外,根本没有半点好处。

当然,所谓的“既往不咎”,也仅仅是局限于贪墨军饷一事,这就跟文官的既往不咎是局限于贪腐一样。

要是真犯下了大罪,该杀还得杀!

“武将练兵,无有赏罚权、恐难立威。”王韶迟疑道。

涉及练兵,肯定就得挑一批刺头立威。

要是连赏罚都不能肆意进行,未免不太好。

“赏罚、升降,都可向上呈奏文书。”江昭平静道。

除了军饷是必须归拢于兵部以外,其余的赏罚权、升降权都有不小的可操作性。

特别是升降权,不能任免,还不能举荐吗?

王韶了然,点了点头,又问道:“不知是以何种方式清查军卒?”

“以御史为钦差,入军营核查人数,统计士卒相关信息。”

“若是……”

其后,两人相继说出了不少问题。

一柱香左右。

“臣等告退。”

顾廷烨、王韶二人齐齐一礼,大步退了出去。

书房中,唯余赵策英、江昭二人。

江昭拾着文书,沉吟道:“军改涉及军卒,非同小可。为免有宵小之辈狗急跳墙,臣以为合该从边疆调来一支信得过的边军。”

“如此,就算是有叛乱,也能立刻镇压。”

说着,江昭向赵策英望去。

谁承想,赵策英竟然在发呆!

注视着边陲堪舆图,赵策英一副呆滞的模样,心神俨然是沉浸了进去。

“官家?”

江昭抬眉,轻声提醒道。

一声呼唤,赵策英回过神来。

“江卿,军改结束,朕要北伐辽国,慑服蛮夷!”赵策英重重道。

江昭抬眉,也不意外。

从燕云四州入手的那一刻,赵策英就会时不时的望两眼堪舆图。

一颗心,时不时的逃出京城,跑到边疆,跑到燕云!

拴不住了!

在赵策英一脸的期许目光下,江昭迟疑着,点头道:

“好。”

军改!

军饷改革!

这一消息,仅是五六炷香左右,便已传遍将门勋贵。

宁远侯府,正堂。

上首,顾廷烨抬着茶盏,轻抿两口。

自其以下,左右分席,有着约莫十把左右的椅子。

但显然,登门拜访的人实在太多,根本坐不下。

甚至,就连站都有点站不下。

这也不奇怪。

毕竟,吃军饷对于将门勋贵来说实在是太重要,属于是绝对大多数将门勋贵的主要钱财来源。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