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磨刀霍霍,七千三百万贯!

逢此时节,江昭不免注目于一些有可能制作出来的堪称降维打击的军事武器。

其一,便是炸弹。

炸弹的原理其实并不难,一硫二硝三木炭。

甚至,大周已经有了炸弹的雏形,并在内阁大学士曾公亮的《武经总要》中有过记载。

蒺藜火球、毒药烟球!

蒺藜火球主要是在球心放置三枚有着六个刺头的铁刃,火药包裹铁刃,点燃后经投石机抛出去,炸得散开,从而造成杀伤力。

相较于“一硫二硝三木炭”而言,蒺藜火球的主要问题是配方杂乱。

硫磺、硝、松脂、桐油、黄蜡、定粉.

太过杂乱,因而影响了爆炸的威力。

单论爆炸威力来说,甚至都不如一些烟、爆竹。

此外,毒药烟球也有点炸弹雏形的意思,硫黄、焰硝、木炭末、草乌头、小油、砒霜、黄蜡.

几乎跟蒺藜火球一样,都是配方太过杂乱的问题,以至于走歪了路子,已经有点偏向于烟雾弹。

其二,火炮。

这也是有原型的东西,问题是跟蒺藜火球一样,都是配方有问题。

关于制造炸弹和火炮,江昭并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物,仅仅是记得“一硫二硝三木炭”这么一句模糊的话。

但不影响什么,上位者定下大方向就行。

但凡真的制作出来炸弹和火炮,那就一定能灭了辽国,一统天下。

江昭沉吟着,拾起毫笔,就要添上一些东西。

就在这时,有书吏入内,通报道:

“启禀阁老,盐铁司郎中陈襄求见。”

“陈襄?”

江昭一诧,有些意外。

要是没记错,这位就是“茶商挤兑”一案的主要组织者吧?

确切的说,组织者兼点子王。

以往,两人并没有任何交集,陈襄竟然特地来求见?

江昭沉吟着,挥袖道:“让他进来吧。”

两人素不相识,陈襄更是谋划布局许久,居心叵测。

如今,猛地赶来文渊阁求见,究竟是为了什么,实在不难猜。

事不可为,连忙投诚!

十息左右,陈襄迈步走进。

甫入公堂,却见江昭拾起文书观望,甚是认真。

“咚!”

陈襄仅是望了一眼,就猛地俯身下跪,行大礼叩拜道:“下官陈襄,拜见阁老。”

嗯?

江昭抬头一瞥,不免惊道:

“堂堂朝廷命官,陈郎中何至于此?”

话音一落,自有小吏走上去扶其起身,不准叩拜。

“下官有罪,特来负荆请罪!”陈襄抬着头,泪流满面。

果然!

江昭不禁“啧”了一声,神色复杂的向下望去。

老大跳反,这可着实是少见啊!

“何罪之有?”江昭平和问道。

“此事,概因交引法更替为证券法的缘故。”

“十余年来,茶商主要就是依仗着官商勾连,借着交引法套取朝廷钱财而牟利。”

陈襄止不住的流泪,连忙解释道:“如今,交引法取消,不少茶商心中不甘,聚集在一起,意欲集款千万贯,五百万贯买粮,哄抬粮价,五百万贯存入银行,伺机挤兑银行。”

“如此,联络一些官员,让官员为其发声,逼迫朝廷退让一步,就可取消证券法之新政。”

陈襄重重一拜,哭腔道:“盐铁司拆分,下官权柄被分,却是心中暗有不满之意,受了茶商蛊惑与之串联。”

“然而,今日听闻阁老告诫之言,陈某大为触动,却是迷途知返。”

陈襄从袖中掏出一张书页,重重一拜:“下官特来拜见,实为献上茶商名单,以求阁老宽恕!”

“咚!”

一声重叩,甚是清脆。

“拾过来。”

江昭一招手,自有小吏呈上茶商名单。

粗略扫视几眼,名单上约莫有五六百人。

相较于稳定牟利的盐商、酒商而言,贩茶还是太有风险。

亏则惨亏,赚则暴利。

早采一天与晚采一天,几乎是天上地下两个价格。

也因此,富甲一方的茶商有之,但终归是少之又少。

名单上的五六百人,仅有六七十人可凭借一己之力掏出五万贯,余下的几乎都是找人一起凑足五万贯,少则三五人凑五万贯,多则十人左右凑五万贯。

轻风一动,吹得书页“哗啦”作响。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