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高升,云淡风轻。
不时有商人凑在一起,低声议论。
“重工商业,实为良策啊!”有大商慨叹道:“我支持变法!”
以往,关于工商业的制度都是官营与私营并存,一齐服务于朝廷的专营制度。
如今,江阁老一道政令取消了官营,也就意味着官营占据的市场彻底让给了私营。
这可不是一点半点的让利,手笔相当阔气。
谁说变法不好了?
一些不合适的祖制就应该更改,这样的变法越多越好!
“亦然,亦然。”有人连连附和。
一旦开拓自由市场,工商业起码会繁荣几倍以上。
要是把握好机会,族中财力定然是大幅度上涨。
“可……清丈土地?”一名约莫二三十岁的青年,跑商不久,面有迟疑。
内阁连着下发三道政令,除了设立银行、重工商业以外,可是还有着一道清丈土地的政令呢!
若说重工商业是大好事,那清丈土地就是一等一坏事。
一旦土地被清丈干净,那可是要交真金白银的。
“老弟。”一旁,一名灰衣老者摇了摇头,安抚道:“重工商业是新政,清丈土地也是新政。要是清丈土地实行不下去,朝廷可未必会单独留下重工商业的政策。”
“王某也是如此认为。”有人附和道。
“不错。”一人拊掌道:“要是陈某没分析错的话,重工商业的政策就是为了弥补大族丈量土地的损失。要是清丈土地行不通,重工商业的政策定然也会被一齐取消。”
“吴某也是如此见解。”有人附和道:“毕竟,江阁老也是郡望子弟,肯定不会让郡望白白吃亏。”
“这样啊!”本是有些迟疑的青年面有恍然,沉吟着,疑惑道:“可要是变法失败了呢?”
灰衣老者叹道:“正所谓人亡政息,江阁老要是变法失败,官家绝对不会单单的留着重工商业的政策。届时,变法是黄粱一梦,重工商业也是黄粱一梦!”
“那意思是江阁老代表着大族的利益,必须支持他……”
“噹!”
轻吟钟响,打断了议论。
一道大喝随之传出:
“江阁老到——”
一时之间,上上下下齐齐一寂。
谁?
江阁老?
有人反应了过来,持手一礼道:“拜见阁老大人!”
一句话,提醒了不少被摄住的大商。
仅是一刹,不少连忙双膝跪地,下拜叩首:“拜见阁老大人!”
作为大商,税收的贡献大户,背后还有郡望撑腰,不少商人的地位其实不低。
最起码,在地方上鲜少跪拜官员。
但京城不一样,京城遍布大官。
江阁老更不一样,江阁老是京城中最大的官…之一!
商人跪拜,官吏则是持手一礼,垂手躬身:“拜见阁老!”
从头到尾,仅是一声大喝,无论是商人亦或是官吏甚至都来不及观望“江阁老”在何处就连忙行礼。
名望之威,可见一斑。
“哒,哒,哒!”
轻微步伐声响起,约莫过了十息。
司衙正门,恍惚间有两道紫袍身影并列,其中一道抬了抬手,平和道:“免礼。”
官吏、大商相继正身。
不过,相较于官员而言,不少商人都是垂手低头,不敢抬头直视,生怕被视为心无敬畏。
当然,偶尔也会有商人低着头“不经意”的仰视。
毕竟,三十岁就入阁拜相,治政天下,三十一岁主持变法,执掌大权的人物,着实是惹人好奇。
要是真的见到了江阁老的样貌,日后就算是吹牛也有的吹。
司衙正门。
江昭负手伫立,平静向下扫视。
十息左右,徐徐道:“江某特来银行,主要为了存钱。”
“不过,难得相见,就给几句话告诫吧。”
百十禁军、小吏连忙走出,一一列于主道两侧,传递阁老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