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家庭丰收,实力得来的尊重!

“明白,程哥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

王康重重点头,末了笑著打趣,“跟著程哥就是好,这要是让我坐在这里抉择,肯定头都要想大了!”

“你的任务可不只是在这里登记信息,发放徽章,待会第二轮我会再讲一遍,剩下的就由你来给第三轮、第四轮的人宣讲!”

“没问题!”王康答应得乾脆,“这和咱们学唱歌、说书也没啥区別,反正都是跟人聊天,说对说错了,总有打圆场的机会。”

“不错,这个精神势头保持住!”

程野欣慰点头。

此时围过来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军团乾脆开来四辆武装皮卡帮忙维持秩序。

现场足有上千人排队,只收五百人,显然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进来面试。

按照程野的要求,大龙已经在外围开启了第一轮筛选。

筛选的核心標准是以家庭为主,但却明说了不要七口之家。

这规则一出,不少排队的大家庭顿时愣住了,人群里立刻响起质疑声,“凭啥不让七口之家进?我们干活不比別人差!”

“废话什么!”二龙带著人从后面走上来,眼一瞪就懟了回去,“只允许你们挑检查官,就不允许检查官挑人?”

他目光扫过人群,精准锁定了那个带头嚷嚷的男子,“就你,刚才不是要额外的报酬被我们淘汰了吗?现在在这儿叫什么?”

那男子脸上闪过一丝訕訕的笑,拉著身边的女人赶紧退到人群后面,再不敢作声。

程野的目光始终追著两人的身影。

果然,两人离开队伍后,径直走向了其他检查官的招募点。

所谓的“大家庭”里,连个老人小孩的影子都没有,分明是夫妻假扮,在这里浑水摸鱼。

如果不是检查站特意安排,那这两个人便极有可能是被行者影响的“坏种”,已经失去了正常人的思维,坏到纯粹。

“检查站难道故意筛选了这种人进来,在可控的环境里,先让低期检查官们熟悉和流民打交道的手段?”

程野若有所思。

一批包干的三期、四期检查官都是大开拓时代的老人,只需来城外转一圈,对流民就能有个大概认知,清楚该用什么手段应对。

可低期检查官没经歷过这些,二批卫星城考核正好成了歷练机会。

比起在大剧场开学习会,这种真刀真枪的场面,显然更有教育意义。

“怪不得叫实地、实战演练。”

程野恍然,“就算最终拿不到包干机会,也能收穫些成长经验,最起码別再像现在这样单纯。”

位置不同,考虑的东西、侧重的方向也不同。

他琢磨的是大波镇建设、如何吸引流民、怎么贏得竞爭。

丁以山、哈林这些站长则要考虑包干点统筹、人员安排,以及对低期检查官的培养。

大家都有自己的“任务”,程野想了想,也没提点警卫让把捣乱的两个人抓出来。

就现在的场面,检查官们醒悟联合起来。

虽说有的搭档小组可能在选人这关就被淘汰,但也让原本被动的局面彻底扭转过来。

不过这些,和他无关。

第二轮5个家庭入內,这些四口之家,倒是一眼就能看出是真的家庭。

其中三个家庭来自铁石矿场,全都是和林晓山一样的老实家庭。

程野乾脆把已经拿到徽章的林晓山叫了过来,让他陪同讲解。

另外两个家庭,一个是周边聚集地的小家庭,抗风险能力应该很不错,態度更是恭敬得很。

“程检查官,我叫孙大正,是土默聚集地的一名木匠,我和爱人、还有孩子都能做木工活。”

男人约莫快五十岁,妻子却才三十出头。

这也正常,有这种搭配反而能侧面说明孙大正的能力確实够强。

只是他的孩子一个11岁,女孩,男孩才9岁,瘦瘦弱弱的,肯定干不了任何重活,所以才提前说明技术价值。

“程检查官,我叫孙小正,我也会做木工活!还会做捕猎陷阱!”

被程野看向时,小男孩小声补充,声音带著点怯生生的骄傲。

啊?

程野被逗笑了,“你爸叫孙大正,你叫孙小正?”

“是领主帮我们取得名字,小正天赋好,比我好的多。”

孙大正连忙解释,说完却神色一暗,“土默聚集地被感染潮衝垮了,领主也死了,我们在周边躲了些日子,碰巧撞上迁徙队伍,才跟著一路过来的。”

两地相距三百多公里,不算远,但靠脚力也要走大半月,带著两个小孩子確实不容易。

程野记下这个家庭,又看向最后一户。

没想到竟是来自隔壁跃野庇护城的四口之家。

这家人显然更懂幸福城检查站的弯弯绕绕,啥也不问就说要加入大波镇,显然是清楚“程”这个姓的分量。

只可惜知道个皮毛,並不知道程检查官之前为了活下去有多么狼狈。

但就现在而言,他摆开的独一份阵势,再迭加家世光环,落在这些不明真相的流民眼里,確实是最优选择。

“扯上这张虎皮,果然省去了不少麻烦。”

程野心里暗笑,“也好,程家人的威名,就在我手里继续延续,发扬光大吧。”

他起身,带著五个家庭再次讲解政策。

林晓山跟在旁边,学著包大山的样子当起捧哏,一边吹嘘大波镇的好处,一边用自己的选择给眾人吃定心丸。

结果不出预料,五个家庭全选了留下,一下就多了二十人。

“小康,接下来就交给你了,我来负责初筛人员。”

“放心!”两波人过后,王康已经学了个大概,满口应下。

距离考核截止还有三个小时,时间並不充裕,必须加快节奏。

程野乾脆设下三重筛选,大龙在最外围先筛一轮,到他这儿再筛一轮,最后由王康確定名额。

这么一来,效率顿时提了上去。

仅一个小时出头,徽章就发出去三百多枚,75户家庭全部敲定。

其中49个来自矿场,全是愿意勤恳干活的老实人,正好补足基础劳力。

剩下26个家庭,17个来自周边的聚集地,多少都带著点手艺、求生技能。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