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程野搞九折,差价只能从大波镇的建设资金里补。
“亏?”
程野微微点头,“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只要我们没办法建设生產这些物品的產线,把成本打下来,就一定会亏。”
“那..:”王康有些急了。
“別急,先跟著我的思路继续往下,有人亏就有人赚,我们亏了,谁赚了?”
“唔..:”王康顿时愣住,半天后从嘴里吐出两个字,“居民?”
“对,亏的是大波镇的资金,富的是大波镇的居民。”
程野点头。
幸福城都在烧钱贴补卫星城,用多年积累的资源推著建设走。
大波镇想安置流民、搞发展,哪能不烧钱给居民让利?
想要有消费,就得先烧钱刺激,刺激起来了,才有赚钱的可能。
要是连消费力都没有,拿什么谈发展?
“大波镇的居民富了,手里有东西了,建设自然就起来了。”
“人人日子过好了,才会对这儿有归属感,有了归属感,还怕没未来吗?”
王康琢磨著,忽然有些明白程野设计的这套模式精妙在哪里了。
一穷二白的流民家庭,啥都没有,脑子一热说跑路就跑路。
可要是他们在大波镇有了房子,有了稳定的活计,家里摆著攒钱买的桌椅、储物柜,还有一堆生活用品,再加上只能在大波镇用的积分..:
“有未来,他们就跑不了了?”王康下意识接话。
“跑不了一点。”
程野笑了,从王康的身上已经看到了流民的反应。
“只要进了这套体系,就会被慢慢绑在这儿,成了大波镇的一份子。”
“另外,只要其他卫星城不在一开始就抄我这套体系,往后根本不可能学我玩得转这套居住分级制度。”
具体的执行上,海报展现的不过是整套经济体系的冰山一角。
真到了落地时,必然要跟著居民的需求和想法隨时调整。
但就凭这些,程野也有十足把握,把那些盼著来幸福城过好日子的家庭,一个个拉到大波镇,
让他们安下心来踏实发展。
当然,真要是碰上为老不尊、想偷懒占便宜、挤占福利的..:
程检查官会手软吗?
根本不用他出面,只要拉出两个典型树起对立,那些想勤恳干活、靠双手创造未来的家庭,自会帮他清理掉这些害虫,维持环境“乾净”。
“还是废土好,没那么多尊老爱幼的讲究,只有最基本的价值交换。”
“不然这套体系想行得通,单靠幸福城那点扶持,远远不够。”
程野心下感慨,解释完后,又指著独立单间简单说了下。
单间的待遇比家庭房更优,除了家庭房有的福利,每月还能享两次免费技能培训课。
这课对其他居住环境的人是收费的。
只要在培训课上通过考核,直接就能分到一份稳定工作。
工资结构也往这套体系上靠:
设置居住补贴梯度,选择家庭房的工人,每月基本工资上浮5%,选择单间的工人上浮10%,但补贴直接以“住房代金券”形式发放(不可提现,仅能消费使用),確保新增收入全回流到居住相关的开销里。
针对家庭房居民,还设计了“亲子套餐”、“家庭日用品包”这类捆绑式定向消费礼包。
礼包价比九折还便宜,却得用勤恳干活赚来的家庭积分才能换。
可情没有办法在吃喝这方面做文章,否则还能继续优化这套体系。
但就算如此,只要进了这套体系就会发现,选付费居住不仅能提升生活质量,还能靠福利倾斜、积分抵扣、权益绑定这些方式降低实际成本,甚至转成长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