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组装买车,青萍商队!(有图)

青萍商队,成了他在废土上落地的第一个创业项目。

“青萍.”李马太看着名字,轻声念了几遍,眼里的笑意越来越浓,“真是好名字啊!一开始可能不起眼,可只要风一吹,就能扩散到整个缓冲区、所有卫星城。咱们这商队,说不定以后真能成大气候!”

“不是说不定,是一定!”

程野语气坚定,抬手拍了拍李马太的肩膀,“多年以后,你肯定会庆幸今天做了投资的决定。”

“是吗?”李马太挑了挑眉,没完全接话,却把自己那份申请表小心翼翼折好,放进背包里,还骚包地抓了抓被风吹乱的头发,语气里带着点轻松的调侃,“看来我这包干点是不用惦记了,李检查官找到为幸福城做贡献的新路子了!”

“那宋检查官、顾检查官可得偷着乐了,少了你这么个强劲对手。”程野笑着打趣。

“嘿,你这话我爱听!算便宜他们了!”李马太哈哈笑着。

从公证处出来,阳光正好,洒在两人身上暖洋洋的。

李马太掏出防务通,打了个电话,确认对方在单位后,两人并肩往工业署走去。

车架子需要预定,两三天才能从工业区送过来,得提前定下来。

工业署位于缓冲区中央城区西侧。

是一处独立的院落,院墙刷着银灰色的涂料,门口还设了岗亭,站岗的民兵穿着配有“工业署”标识的制服,比检查站的警卫也不逞多让。

作为幸福城“科技派”直接管辖的部门,工业署的地位能排进前三。

尤其是当下的卫星城建设背景下,工务署的权力更是一扩再扩,位列检查站之下,排在第二。

不过就像检查站的权力只在检查官手里,工业署的权力集中在少数技术骨干身上,以及上面研究所过来任职的“大人”手里。

普通工作人员更像是检查站的观察员,没什么对外调度的权限。

两人刚走到院门口,就见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中年男人快步迎了出来。

诶,怎么看起来有点眼熟啊?

程野脚步微顿,忽的怔住。

老孙!

啊?

眼神一对视,老孙也愣住了,只剩下李马太一脸兴高采烈。

等到有些懵逼的走近,李马太还没说话,老孙目瞪口呆的开口,“程先生?”

“老孙,你在工业署上班啊?”

“嗯,你们认识?”李马太愣住了,见到程野和老孙打着招呼。

“认识认识!李检查官,程先生和我是一栋楼的住户,他在五楼,我在一楼,他是”老孙话说到一半,忽然想起自己好像从没问过程野在干什么,黄升三人对外宣传也没说清楚。

难道

“重新认识一下,程野,检查站的见习检查官。”

“啊?”

程野伸出手,老孙晕乎乎的抬起手,两人握在一起。

只剩下李马太反应过来后,一脸姨母笑的站在旁边,似乎在脑补两人之间的故事。

“行了行了,别愣着了。”李马太拍了拍手,打破了尴尬,“既然都是熟人,那事儿就更好办了!老孙,咱们进去说,东西的事得麻烦你多上心。”

“好,李检查官、程检查官,请进!”

老孙这才如梦初醒,连忙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引着两人往院子里走去。

工业署从外面看着普通,可一踏入其中,却别有洞天。

院内十分清静,道路两旁栽着缓冲区罕见的绿植,上面还挂着雪。

放眼望去,一共有四栋三层高的小楼,错落有致地分布着。

老孙一边走,一边指着楼群介绍道:“一号楼是研究所大人们的办公室,二号楼是技术骨干的办公室,三号楼是我们处理各部门业务往来的地方,像和检查站对接采购需求、给物资站调配零件,都从这儿走流程,四号楼是零散的业务处理。”

工业署的核心主体,还是在工业区那边。

在每年工业区的候鸟没有回迁之前,这里冷清也是正常的。

三人来到四号楼,老孙领着他们走进一间单独的会客厅。

会客厅布置得简洁大方,一张木质茶几搭配着几张沙发,墙壁上挂着一些工业署过往成果的照片。

老孙转身出去,不一会儿,端着三杯热气腾腾的茶进来。

不是之前的云雾茶,而是普通的绿茶,但也足以表明对两人的恭敬和重视。

程野接过茶杯,轻抿一口,忽然有些好奇老孙和李马太到底怎么认识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