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一轮筛选,投標建设!

尤其是建设和秩序,双战5渣?

建设一项倒能理解,毕竟他从未参与过外勤建设,没有过往记录可供参考。

可秩序5分..

程野又翻到评分表背面,没想到还有更细致的排位数据:

【位次:67,64,78,35,57】

【综合位次:62】

【排位有重叠,重叠將视为同一位次计算】

【仅对有资格参加承包建设的检查官进行排位,该数据不参与后续评估,仅作为资料生成使用】

“这么说,有13个人和我一样都是秩序只有5分的渣渣?”

程野顿时乐了。

在场80人里,就他一个见习检查官,没想到竟有一期、甚至二期检查官在这项上和他持平。

嗯,看来这秩序並不完全代表武力,更可能关联著执勤时的强硬作风、规则执行的坚决程度等。

毕竟他向来习惯用平和的方式解决衝突,而非直接用规矩施压。

暂时放下这茬,值得注意的是综合位次。

80个人,单单是明面上的这些东西,他都没有直接被排到最后,而是领先了足足18个人。

这个起步优势,比预想中好得多。

程野继续翻看资料,內容倒不复杂,多是幸福城周边地形、废弃村镇的详细介绍,附带不少哈林之前没有提到的“额外內容”。

比如张小凡曾发现白水草的大波镇,距缓衝区60公里,若选择在此建设卫星城,可额外获得一支小型机动运输队,建筑资源也会得到倾斜。

再比如靠近临江附近的断石村,有一个废弃的水泥厂,幸福城会辅助开启產线,卫星城將能直接利用废弃生產线,提供一定工作岗位。

三百多页的资料里,这类优势地形介绍占了近半。

超算也根据他的个人数据,筛选出一定的適配区域:协同能力尚可,就推荐需要频繁与后勤、运输部门联动的地点,韧性不错,便列入了几个环境稍显恶劣但潜力大的选项。

“怪不得资料不能传阅。”程野恍然大悟,“让其他人知道资料內容,就能判断出某一地形的抢手程度,甚至能反向推导出超算对每个人的评估,嗯,如果这么说,那接下来的试题就是..:”

“投標?”

程野一点也不陌生。

虽然穿越前他还没来得及出去工作,但在研究生导师的“帮助”下,以土木圣子的身份,还是无偿参与了不少大小项目。

从市政工程到园区规划,標书的逻辑、投標的策略,他早已烂熟於心。

优势地形就那么几处,放开选必然爭抢激烈,用这种禁止交流的暗投方式,恰恰能保证公平性。

而选择劣势地形虽然竞爭比较小,却可能因初期投入过大、风险过高,被排在建设序列的末尾,甚至直接沦为备用选项,最终不了了之,

这份资料的真正作用,就是帮检查官精准定位自身优势,避免盲目跟风。

至於最终能不能通过筛选,程野心里已经有了定数。

若是最终轮,这份標书將直接决定包干的区域,以及后续规划。

但现在,大概率只是將一部分没有脑子的人筛去,並通过標书內容生成第二份考题。

也即是说,这一步走不好,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將面临大量麻烦!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