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源轨难题,研究所的传奇!

「更棘手的是,金属离子沉积过程中还会出现断点、凸起和交叉粘连的情况,导致导电路径极不规整,最终造成电流传输效率低、信号损耗严重的问题,晶片的运算速度和响应速度自然大打折扣。」

「我们最初的设想是通过人工培育优化晶藻,缩小不同藻细胞在繁殖速度、代谢状态上的个体差异,让所有细胞能同步、精准地完成电路构建。可没想到这一步的难度远超预期,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而且晶藻对光照、温度、湿度都极为敏感,环境只要出现微小波动,就会严重影响它的离子沉积精度。」

「当然,最核心的难题还是晶藻的基因稳定性太高,几乎不会发生对技术优化有利的变异。我们尝试过人工基因编辑,但始终难以突破它原始的生物构造局限。除非再来一次S5、S6级别的病毒爆发,让晶藻发生颠覆性的活性变化,可真等它活过来,想要再控制它进行精密的电路构建,只会变得更加困难。」

史旭的讲解尽量避开了晦涩的专业术语,条理清晰,即便是程野这样的外行,也能第一时间听懂其中的关键困境。

晶藻构建晶片电路的原理,本质是利用其自身的生理活动。

先通过分泌的有机酸溶解金属氧化物,吸收分解出的金属离子后,在硅基底表面精准释放并沉积,形成基础的导电路径,随后分泌含硅多糖类物质,在电路表面形成天然绝缘层,最终搭建出简单的电路结构。

而现代光刻机则基于光学原理,用特定波长的雷射作为刻刀,通过复杂的光学系统把晶片设计图缩小投影到涂满感光胶的晶圆硅片上,曝光后晶圆经过蚀刻就能形成电路图案。

说白了,晶藻就相当于一台天然的生物光刻机。

幸福城最初的构想,应该是通过持续培育提升晶藻的品质,降低其生理活动的不可控性,再辅以人工基因编辑,让它能「蚀刻」出更精密的电路结构。

可现实却不尽如人意,品质提升的尝试以失败告终,基因编辑更是难如登天。

这条技术路线看似起步简单,后续的突破却越来越艰难,也难怪幸福城会在晶片领域被其他研究方向的庇护城逐渐甩开。

正说着,史旭刷卡完成身份验证,随手推开二楼一间研究室的门,站在门口轻轻拍了拍手:

「家都停下上的作,程野,程检查官来视察我们的作了!」

靠,搞这幺隆重?

程野心里暗自嘀咕,有些头疼地快步走进屋,想着赶紧解释几句。

可目光扫过研究室内部,他却发现研究室里虽然坐着十多个人,但穿着正式研究员制服的只有一人,剩下的全都是身着实习生服饰的年轻人。

研究室里的仪器倒是不少,四个硕大的透明培养仓直通天花板,通过管线与中央的银色圆柱相连,仓内装满了无色透明的液体,里面漂浮着的竟然是绿宝虫。

只是和野外见到的绿宝虫相比,培养仓中的个体明显大了一圈,体态也显得更加健康有活力。

「欢迎程检查官!」

那名唯一的研究员站起身,率先鼓起掌来,身后的十多名实习生也跟着整齐地鼓掌。

原本有些沉闷的研究室瞬间热闹起来,程野这个「外人」的到来,意外地打破了室内的沉寂氛围。

「程检查官,初次见,请多多指教!」

那名金发碧眼的西人研究员走上前来,态度恭敬地自我介绍道,「我是研究所的一级研究员詹金斯,目前主要负责解析绿宝虫体内的能量转换方程」

「能量转换方程?」程野挑眉,露出了几分好奇。

「是的。」

詹金斯点头解释道,「绿宝虫虽然只是普通感染源,但它拥有极为罕见的能力,既能不断吞噬能量完成自我进化,还能短效刺激并放大能量。要是能成功解析这项能力,对我们幸福城的武器研发工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武器研发...」程野不禁愕然,随后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在他看来,绿宝虫最突出的优势明明是适应能力才对。

毕竟它连谭铭的力量都能吸收,甚至能转化为谭铭的使者,这足以证明其基因的强大。

而且从绿宝虫身上解析出来的四种特性来看,和武器也不太沾边。

从它身上钻研武器技术,莫非是受到了普通人感染绿宝虫后会化身绿巨人的现象启发?

「嗯?」站在程野身后的史旭注意到他的动作,忍不住笑着问道,「程检查官难道对绿宝虫的研究方向有其他见解?」

「见解谈不上。」

程野沉吟片刻,缓缓开口,「我只是在检查站执勤时,接触过不少感染体,算是积累了一些观察经验,有几个不太成熟的想法罢了。「

他心里其实已经隐约猜到了些什幺。

从史旭此刻的态度,再到研究所特意给他开通二级研究员的权限,这背后显然有特殊的考量。

更何况当初在白水河边,他还当着众人的面脱下了附着在身上的绵服,史旭当时也在场,看得一清二楚。

过去了十多天,绵服大概率已经被研究所解析,否则史旭不会特意问他是否有见解。

当然,一个检查官会懂研究领域的事,只要调取他的相关资料就能发现异常。

但如今他的身份和地位都已到位,只要言行不太出格,这些想法在他的权限范围内发表,应该不会有什幺问题。

「我觉得或许可以从绿宝虫的适应能力,或者说它的进化能力入手研究.,.「

程野斟酌着措辞,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尽量让自己不显得像是外行人在指手画脚。

「呃...」詹金斯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无奈地解释道,「程检查官有所不知,绿宝虫属于惰性感染源,我们的主动诱导对它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目前我们能做的,只有观察它的进食过程,再通过仪器监测它的生物反应,以此倒推能量变化规律。」

「您说的适应能力和进化能力,以我们现有设备的技术水平,根本无法捕捉到对应的反应信号,更别说精准监测了。「

「仪器.」

程野低声重复着这两个字,心中忽然隐约明白,为什幺幸福城的科研力量始终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虽然之前从桑和正那里搜到的源轨知识,记录的都是些老掉牙的技术,但也让他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模式有了基本认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