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写了一篇《是时候正视自由了一一真正的自由必然伴隨著责任》,给了泛滥的新自由主义当头一棒。
奇怪又正常的是,主流媒体只字不提现在的“大政府”趋势。
原因?
你可以仔细想想谁在集权。
军工复合体主导,金融资本集团配合,最高层的反对派都在瑟瑟发抖,又何况手下的狗。
於是,新自由主义被打得抱头鼠窜。
这种情形,通过媒体传回国內之后,看傻眼了一大群人。
以难防为首的资媒脑瓜子嗡嗡的一一不是,爹啊,方星河可是在批判你们的自由啊!这你咋能忍的?!
他爹轻轻一摆手一一你懂个屁,现在我们正需要反省自由!
於是就这样,一波反思大潮轰轰烈烈的在美利坚的自由国土上盛开。
到底有多少媒体参与?
没法统计。
其实要细说新自由主义在美国的数度兴盛与衰落,其难度堪比写一篇博士毕业论文,开题就能难死人一一论美国政治经济环境在两党的合作竞爭中数度转向並与对文化思潮產生的巨大影响。
反正这一次,新自由主义是一头撞到钢板上了。
未来他们有多牛逼那是未来的事,但现在的政治正確还不是lgbt,恰恰是方星河所“代表”的“先进自由主义”。
这不是方星河自己吹的,这是美国日报提出的口號。
“承担了足够多家国责任的自由才是真正先进的自由主义,很遗憾这一枪首先由一个外国人打响,但这恰恰是美国核心价值观的最好体现一一我们民主、自由、包容、为任何有才华的人提供施展舞台,starriver是美国核心价值观和美国梦的真正践行者,我爱他就像爱自己的孩子——"
好傢伙,继华盛顿圣子之后,你方又有成为美国之子的趋势,真是盖了帽了。
看问题特別清醒的社会理论家托马斯·索维尔气得破口大骂:“这是一次最无耻的政治投机!
是的,这確实是一次投机。
方星河虽然爆了一大堆粗口,骂完自由骂人民,展现出强烈的个人性格,但他的目的始终清晰美国上层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
美国人民爱听什么,我就倾诉什么。
所以他只字不提真正的问题,逮著现在人憎鬼厌的自由意志主义就是一顿猛锤。
锤完之后,海阔天空。
《少年的我》的销售数据,开始以一种令人膛目结舌的速度暴涨。
原本距离年度第一还远,但在奥普拉秀播出后的半个月里,每天都能售出大几十万本。
大家拿、大家熬、大英弟—-所有英语区的销量都在库库狂。
多种译文版本全球热卖,区区一本杂文集,火得好像《哈利波特》一样。
这书配吗?
其实不配,它没有那么有趣。
但跟风是最不讲道理的事,如此年轻英俊的“大师级作家”,別人都在夸,那我怎么能不看呢?
而隨著《性》等標誌性杂文的全球传播,方星河本人的商业价值也一再暴涨。
先是美国时尚界向他的皇太子开大门。
隨后是美国文学界。
再之后是本土gg届。
再再之后是超重量级全球巨商一一intel向方星河拋出了橄欖枝。
最后,真正意义上“必须拥有方星河”的奢侈品牌,也终於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这波热潮所带来的流量,其实是阶段性的,有时效的,特殊的,难以直接转化的,它只是特別容易转化为杂文集的销量,与別的都不怎么相干。
但是,当所有人都在疯抢一件商品时,那么他的实际价值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到底卖多少,只取决於买主的情绪,以及卖家的忽悠功底。
而你方哥,决定给这帮冤大头讲一个新故事。
**********
为什么才更你们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