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公开反对跨性别之后,所有相关方都在与她做切割,粉丝网站甚至将她开除了作者籍,极其魔幻现实主义。
谁真正关心她本人好不好呢?极少。
大刘、当年明月,都一样。
所以,作家和偶像作家真不是一回事。
韩二郭四,一个在国内开创了偶像作家之路,一个将之发扬光大,都厉害,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玩法,到最后都崩了。
韩二踏上意见领袖之路,吸粉对象是愤青。郭四剑走偏锋,用青春伤痛文学来痛虐小女生,又吃到了腐女福利,骚得一批。
泛知名度和浮粉数量,好大哥远大于郭四,死忠粉数量则正好倒过来。
所以别看他俩的第一部电影票房差不多,其实本质截然不同,一个是文艺向愤青对同类人群的呼唤,一个是纯粹的少女粉丝向影版青春梦。
方星河决定引以为戒。将两条路的优势结合,把缺点规避掉,按需索骥,玩得更精细些。
前期广而泛的大范围吸粉,之后,找机会强行清洗,提纯死忠,别像好大哥一样被舆论绑架。
接下来躲开郭四踩过的坑,也别被粉丝绑架。
总之,任何想对我指手画脚的人,都给老子爬,管你们有什么想法具备什么价值。
我只是我,一个莫得感情的星光机器~~~
在这条独夫路上,每一个可能遇到的困难,方总都预备好了解决方案。
作家的感情投射差?
改行当演员。
《永不瞑目》今年在北京卫视首播,只靠一轮单台播放,美而惨的肖童就死成了女性观众们的一生白月光。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这就是影视剧里一个经典角色对于演员本人的加持,强大的感情投射,长期可供回味的影像,巨大的幻想空间,真情实感的幻想对象……
没法比,没法比。
敲键盘的苦逼根本不配碰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