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 后记四十六我来养你啊

好不容易走进内院,谢衍再度停下。内院里边还是需要通报的,否则都不知道上哪儿去找公主,而且公主也需要时间打扮。

不多时,青鸾喜滋滋跑来:“郎君快请里边来。”

谢衍摸出一对耳坠:“上次忘了带礼物。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几贯钱买的,送给幼娘聊表心意。”

青鸾笑得更开心,趁着左右无人快速收好:“公主正欲用餐,六郎吃午饭了吗?”

“正好来蹭饭。”谢衍说道。二人来到饭厅,朱棠溪坐于桌前等待。

餐具大部分已改成瓷器,但留了金盏和象牙筷子,这两样谢衍曾戏言自己喜欢。

互相见礼,朱棠溪招呼谢衍坐下,又让一个侍女去添饭。

谢衍是真饿了,一上午都在用脑,端起饭碗就狼吞虎咽。

朱棠溪自己也不怎么吃,只是看着谢衍吃饭,聊了几句说:“很快就要颁布法令。你可以经商了,但我还是不可以。”

“还有这种事?”谢衍惊讶道。

朱棠溪详细说道:“新法令颁布之后,有位号的皇亲,有爵位的宗室,以及各级官吏本人,依旧不可以经商。但他们的近亲已放开限制。”

谢衍评价道:“换汤不换药。”

朱棠溪笑了笑。

如今当权的改革派们,借着改革工商税的由头,必然趁机染指工商业。如果法令不变,他们会让远亲或奴仆当白手套,改了法令就直接让近亲下场。

其实都一个样,本质没变。

邓公武之所以同意,也是因为事情的本质没变,改不改禁令都拦不住的。摆在台面上之后,至少今后更方便查处——如果有人敢查的话。

什么提高工商税收,充实中央和地方财政,再借此让地方废除苛捐杂税。这个方法,只在工商业发达的府县有点用,对于广大落后地区而言纯属扯淡。

大明的地域发展极不平衡,落后地区的农民,负担会越来越重。唯一的解决办法,只有清查田亩和改革赋税,摊丁入亩也好,一条鞭法也罢,本质上就是一个东西。

但没人敢对农业动手。

别看邓公武态度强硬,其实他也心虚,他也对改革农业毫无信心。

王安石和张居正之所以敢动手,那是因为财政困难不改不行了。窘迫的国家财政,催生出一批改革派官员,他们硬着头皮去变法图强。

而此时的大明财政,在多年未有大战的情况下,已经变得宽裕起来,甚至可以称得上盈余颇多。

既然没被逼到那个份上,支持改革农业的官员自然很少。邓公武找不到足够的同道之人,他再有一腔热血也是白瞎。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