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一开始没意识到我们这边有原材料,袁公路他们找到了原材料,搞出来了,我思考了一下,觉得让他们占个先手看看,结果谁知道各大世家这么积极。”陈曦心平气和的说道,“不过做的确实有些过分了,地方保护主义实在是有些扯淡了,而且过于理直气壮。”
“这样啊,不过感觉官僚的数量确实有些多了。”刘备听完陈曦的解释倒也能理解,但是按照他的经验而言,这当官的人确实有些多了。“这就很奇怪了,这种行业,不是应该你插手吗?”诸葛亮看着陈曦询问道,“普通的行当你看不上,这种你不至于看不上吧。”
废话,当然玩命干了,这可是官好吧,哪怕一百石那也是最低级的官,县丞一般也就两百石,一百石虽说低,但亭长有时候都没有这个级别,毕竟亭长类比现在就是派出所所长,兼任邮政口,很少有过百石的。
提高本地百姓的收入!俺们王家/杨家/张家/崔家等等家族搞这个就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我们本地的百姓!这话这次陈曦是真信了,这群家族还真就是吸纳人手,然后奔着收支平衡就行的态度而去,醴酒卖的多了,能赚到的钱就投到酒坊的建设,继续吸纳本地人进酒坊,甚至宁可贴一点钱,也要把袁氏撵出去。
用陈曦的话说就是,这么点的俸禄支出,换这群人绞尽脑汁搞研究,可太赚了!
醴酒继续发育下去,那就不是占据三分之一市场的问题了,那是全汉室人均多少升的问题了!这是黄酒和白酒能打的对手吗?哪怕是陈曦,再怎么规模化,都不可能将黄酒和白酒的价格打到低于醴酒的水平,哪怕是所谓的精酿,对比黄酒白酒基本都达不到所谓的入门价格,这就是差距!
“我觉得吧,论黑,还得是子川。”郭嘉唏嘘不已说道,这可是整体产出上整出来几个点的人物啊!
接下来不等袁术带齐人手准备抄王家老巢,解救人质,就听说二崔和杨氏带着一群人抄自己在益州北部的基地,准备将自己搞的啤酒种植园当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移栽到自家的基地。
普通家族玩不起这种一开始需要大规模投钱的行业,也没有渠道,外加普通的家族也得罪不起袁术和刘璋,但中亚的世家缺钱吗?缺渠道吗?怕得罪袁术和刘璋吗?这群人回来发现这个的第一时间就呼朋引伴,然后抄着袁术和刘璋的路搞起来了,各种品牌的醴酒迅速的上线,只是在长安这边袁术和刘璋有霸权优势,所以占据了绝对的上风,但在各地方……
结果还不等袁术问呢,袁随就赶紧通知袁术保护好自家的醴酒技术,老王家抢夺的优秀大学学子之中有专业酿酒的人员,而且是整整一队!虽说大学学子有研究酿酒的让袁术很不理解,但能进这个学校的,那都是非常优秀的学子,能搞出来先发的自家正面硬碰硬的风味,也不算离谱,转头袁术就问袁随,我们家从大学之中招纳的酿酒人员呢,先借我!
总之刘备多少有些保守主义,对于一直以来对国家利好的政策,哪怕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个政策在接下来会出现问题,刘备也会持以先行运转的态度,至于这种自身潜意识的怀疑政策有问题,拉倒吧,只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蒸蒸日上,反常识就反常识吧,有效就行。
“反正俸禄是你发,官多了,俸禄就需要你多算算了。”刘备也没有在这上面纠缠的意思,大头都是六百石以下的官僚,超过六百石的那些技术官僚,每一个他都过目了,也都认同这些人确实得给这么一个职级,说句过分的话,以北地大牧场为例,管理着170万头大牲口,作为大牧场主管的姜岐不给个两千石的话,刘备都怕出事。
袁术对于王家当场掏出来搞醴酒的大师觉得很离谱,虽说自家被偷了技术,挖了骨干人员,但醴酒也不是想搞就能搞出来,这玩意儿按说大家都没有太多的技术储备,你老王家这么说上就上了。
刘备只会认为自己果然一无所知!“主要是发个一百石的职级,真的会让某些人掏心掏肺的玩命干。”陈曦抬头望着房梁,带着几分复杂之色说道,“他们真的认这个,哪怕技术官僚其实没多少机会摆谱,一年不搞技术和生产的时候,也就那么几天,但有这么一层皮,真的非常有效。”
所以陈曦这些年没少发这种官职,而低于六百石的职级又不需要报备,反正俸禄也是陈曦发,所以十年下来就增多了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