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师傅千里迢迢从杭城回来,落落今天早上跟我说。小秦师傅不光自己回来了,还从杭城的知味居带回来了一个非常擅长做开酥点心的点心师傅,昨天晚上8点多都还带着点心师傅在云中食堂里参观熟悉后厨情况。”
“你们就是这么回报小秦师傅的?都出来晨跑了,居然没有第一时间来云中食堂坐着,而是回家洗衣服、洗澡、休息、看电视、看报纸、喝茶…这些事有那么重要吗?”
“有比来云中食堂坐着,给小秦师傅加油打气更重要吗?”
许图强振聋发聩的话语,让晨跑的大爷大妈们羞愧地低下了头,开始反思自己。
我真该死啊,我让小秦师傅失望了。
不少大爷大妈在心里忏悔。
何成:……卧槽,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餐馆演讲?
还在厨艺台前揉面的秦淮:……
秦淮看了一眼已经吃上鸡汤面的郑思源,没忍住问:“许大爷他们…这几个月都是这个画风?”
郑思源滋溜一口面条下肚,淡定地说:“差不多,说话和语气都比较夸张,可能是书和杂志看多了。他们最近都在研究写食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许大爷尤其刻苦,读了很多名著,就数他的食评写得最长。”
秦淮不由得在心里感叹大爷大妈们真是干一行爱一行,年轻的时候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退休之后还要在食评事业上发光发热。
“那王大爷的食评呢?”秦淮问,“王根生王大爷,前段时间和我一起去姑苏给黄记算账的那位。”
郑思源不假思索地道:“他的食评最短、最朴实,知道你和王大爷关系比较好,平时会给他开小灶,偶尔我会专门为他做一批蟹壳黄。”
“王大爷……”郑思源顿了顿,“每次都很不好意思,一边问我有没有需要帮忙清点的账,一边把家里最大的打包盒拿过来全都打包带回家。”
秦淮:……能看出来,一生公平正直的王大爷在去了一趟姑苏之后,学会了盘账换点心的全新货币体系。
“我打算下个月回姑苏。”郑思源咕嘟咕嘟喝完面碗里的汤,放下碗,准备开始干活。
“下个月?”秦淮一愣,“现在已经8月21号了,下个月不就是9月?”
“对。”郑思源没有点帮工帮他打下手,从剁肉馅开始亲力亲为,“我的糕点店又停业几个月时间,好多老客人以为我不开店了,离开这么久也该回去重新开业。”
“云中食堂是很好,客人们都很热情,食评写得也很精彩,每一份我都收下珍藏。但这是你的食堂,不是我的糕点店,你这边客流量太大我还是有点不适应。”
“之前我觉得来云中食堂可以练点心,刚才和你聊完之后我又觉得其实没有必要刻意练习。”
“你这次去知味居原本是要练指法的,但你应该也没有刻意练指法吧?”
“你怎么知道?”秦淮有些惊奇,他还没来得及跟郑思源说他这几个月在知味居进修的详情呢,这是下午做点心时的八卦内容。
“因为你方方面面都进步了。”郑思源不再看秦淮,埋头剁馅,“就连鸡汤面都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