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陪吃三人组
郑思源得知秦淮要做蟹黄猪肉包,还以为秦淮是觉得马上螃蟹就要上市了,正是做蟹黄点心的时候,想要提前做蟹黄点心练练手,在走之前特意给秦淮做了大量蟹黄酱。
小郑师傅就这么挥一挥衣袖,留下了一大堆蟹黄酱,离开山市返回姑苏。
正常情况下云中食堂的老客人们,尤其是天天围着郑思源写食评的大爷大妈们应该会伤心的。
结果并没有,大爷大妈们无缝衔接,转换成了给秦淮的点心写食评,或者给郑思源之前的点心写食评。
写了这么久食评,有的大爷大妈们已经爱上了这份工作。他们写食评都不是为了哄郑思源高兴,让郑思源多做他们爱吃的点心,就是纯粹的爱写。
热爱。
这份热爱让一些觉得自己文笔还不错的大爷大妈,比如丁奶奶,觉得是时候开启事业第2春,投入到写食评的队伍中去。
作为曾经的幼儿园园长,丁奶奶也是个激进派,觉得自己才华洋溢,文笔上佳,简直就是食评界迟到多年的新星。一上来就挑战高难度,给《知味》投稿,然后毫不意外的被退稿了。
被《知味》连续退稿8次后丁奶奶也没有气馁,觉得是《知味》门槛太高,编辑眼光不行,自己优美的文字无人欣赏,转而投国内另外几家比较有名的旅游美食类杂志。
然后全都被退稿。
丁奶奶没有退缩,改成投省内杂志。
退稿。
市里的。
退稿。
据说丁奶奶最近正在动用自己的人脉,联系之前工作多年的幼儿园,预备在幼儿园里开展携手共办幼儿园美食报的活动,第1期报纸就由她这个退休的前园长勉为其难写几篇食评给孩子们打样。
“在吃到鲜肉月饼的那一刻,我只觉得有什么东西在脑子里绽开。像一朵鲜盛开在草原上,像一只小鸟站在枝桠歌唱,像一条小鱼在溪水里跳跃,像一片云彩被夕阳变成晚霞。这是多么美妙的味道,多么奇妙的体验,多么……”
赵诚安在厨房里光明正大的摸鱼,读丁奶奶最新出品的食评,边读边感叹:“丁奶奶不愧是当幼儿园园长的,这食评写得跟小朋友作文一样,排比句挺多,就是前言不搭后语,这是食评吗?”
“老丁写食评就是这个风格,她之前在幼儿园带小朋友的时候就是这么说话的,习惯了。”已经坐进云中食堂后厨,拥有专属小板凳和专属点心桌的王根生非常客观的评价,“我们也跟她提过意见,但老丁觉得这是她的风格。”
“就像我的食评很短一样。”
听王根生这么说,赵诚安又转去看王根生写的食评。
“小秦师傅最近做的蟹黄猪肉包非常美味,蟹黄是用蟹黄酱进行二次加工重新调味制作,猪肉选用新鲜猪肉挑出肉筋剁成肉糜,蟹黄鲜美,猪肉咸鲜,每个包子都多汁可口,好吃。”
赵诚安都傻了:“没了?”
王根生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