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等会去码头整点薯条?(6.2k二合一)
凉菜、烧菜、蒸菜、炒菜陆续上桌,两张八仙桌,摆的满满当当。
“今天的菜比坝坝宴吃着还巴适!”
“九大碗烧不出这个味道!你尝尝这个麻婆豆腐,安逸惨了!”
“牛腩烧的好好哦,软烂入味,笋干也是香得很。”
老兵和家属们吃得赞不绝口,脸上的笑容如何都藏不住。
宋长河夹着一块咸烧白,却陷入了沉默。
“宋班长,啷个?这烧白不安逸?”周康笑问道。
宋长河微微摇头,语气温和道:“是太安逸了,跟我师娘做的咸烧白一模一样,我很多年没有吃过这么资格和巴适的芽菜咸烧白了。
我们学艺的时候,逢年过节我师娘都会做咸烧白,一次做十碗,我们一顿能给它全吃完。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一群练武的小伙子,都是拿盆盆装饭的。要不是几个师兄弟家境殷实,按时送钱上山,估计能把山上的树根都吃完。
师娘是宜宾人,每年都要做好几坛子芽菜,每年青菜收回来,片成条条挂在竹竿上晾晒,然后再腌制。三腌两窖,做法很繁琐,但师娘每年都做,一年没落下。
腌好的芽菜除了做咸烧白,平日也会拿来炒回锅肉。盘子里的肉吃完了,就拿芽菜拌饭吃,油香油香的芽菜拌饭实在是太好吃了。
有时候师娘还会用芽菜包包子,半肥瘦的肉和芽菜一样切细,包进包子里,早上练完武,我们师兄弟一口气能吃十个热乎乎的大包子。
这辈子再没吃过那么美味的芽菜肉包。
一晃眼,师娘走了快二十年,我婆娘从她妈那里学了芽菜做法,也是年年都做,家里一直都有芽菜吃。
这不,素素也走了快三年了,房间里还有两坛她走那年做的芽菜没舍得开,这两年吃坝坝宴吃的咸烧白多是本地的盐菜,第一回吃到这么正宗的芽菜。”
宋长河说完,把筷子上那块咸烧白喂到嘴里,细细品味着。
“素素是我奶奶,她妈就是我爷爷的师娘,我爷爷在一众师兄弟里排第三,我奶奶年纪最小,是小师妹。”宋婉清端着碗站在厨房门口,和周砚他们说道,神色中带着几分心疼:“看来,爷爷还是很想念奶奶和他的师兄弟们。”
周宏伟扒拉了一口芽菜拌饭嚼了嚼咽下,好奇问道:“你爷爷应该有很多师兄弟和徒子徒孙吧?逢年过节不聚一下吗?”
宋婉清沉默了一会,摇头:“他们师兄弟六人一起出川抗日,最后只有我爷爷一个人回来,我祖祖去世之后,他们在峨眉山的武馆就彻底关了。
前年我还陪爷爷去过一趟峨眉山,草比人高,一片荒芜,再不见当年盛景。
小时候我奶奶常跟我讲他们年轻时候的事情,她说爷爷年轻的时候嫉恶如仇,恨不得一杆长枪杀尽天下恶人。
那些年峨眉山周边的山匪,对他们师兄弟都有些敬畏,作案都会避着那一带,也算是庇护一方安危。”
周明一脸感慨道:“宋老先生果然是英雄好汉,值得我们这些晚辈学习。”
宋婉清看着他,笑盈盈道:“你也不差啊,我没有见过我爷爷年轻时候的样子,但我想应该就是你这样的人。”
“我……我还是差远了。”周明有些不好意思,但上扬的嘴角藏不住得意欣的心情。
周砚和周宏伟同时看了眼二人,又对视了一眼。
周砚在他的眼里看到了震惊、不解、羡慕的复杂情绪。
他忍住了笑意,宋老师的段位还是太高了,一句话能把明哥哄成胎盘。
他们四人就在厨房门口的小板凳上吃了这顿午饭,边吃边聊,倒也吃的有滋有味。
“周砚,你的厨艺真的好厉害哦!每一道菜我都觉得比乐明饭店和飞燕酒楼都好吃。”宋婉清看着周砚,目光灼灼:“你啥时候到嘉州来开饭店?邱奶奶的房子你都买了,应该有这个想法吧?”
周砚点头:“有这方面的想法,不过还得先攒钱把那房子推翻重建,估计要年后了。”
“还要那么久啊……我以为你把那两个店面收回就准备开始干了。”宋婉清叹了口气。
周砚笑道:“宋老师要是想吃饭,就让明哥带你来苏稽嘛,他练武的,现在当了老师,一身力气没处使,苏稽和嘉州多跑一个来回不成问题,不用心疼他。”
宋婉清闻言转而看向周明,笑吟吟道:“周老师,可以吗?”
“没问题。”周明毫不犹豫的点头,“宋老师想吃的话,随时跟我说,吃完我送你回家。”
“周老师,你真是一个好人。”宋婉清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感动。
“这不算什么。”周明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周宏伟捧着饭碗,提着小板凳从周明身边挪到周砚身边来,小声道:“为啥翠翠不是这样对我的?”
“那肯定是因为翠翠她不一样吧。”周砚夹了一块排骨,随口道。
“嗯,翠翠是不一样。”周宏伟深以为然的点头。
周砚看了他一眼,笑道:“三年了,你那翠翠,还是对你爱答不理的?”
“你不懂,我现在是假装被她迷住。”周宏伟信誓旦旦。
“我觉得她在耍你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