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周师,也抽空指点一下我。(6k二合

虽然已经这个年纪,但每回在师门长辈面前做菜,还是有些紧张。

其他人也十分纷纷动筷,同样先品尝干烧岩鲤。

“嗯,味道巴适得很,有当年怀风哥做的感觉。”

“硬是好吃!”

族老尝了都说好。

“这干烧岩鲤风味十足,鱼肉吸饱了芽菜的和泡椒的香味,肉质鲜嫩,相当巴适。许师兄,我也在蓉城,回头有机会跟你多学习,这道菜我总是把握不好火候,汤容易烧干,味道也差点意思。”王勉尝了后看着许运良认真道。

许运良笑着点头:“要得,我每周一休假,大家互相学习嘛。”

“许师兄这岩鲤烧的确实有水平,汤汁收的太巴适了,一点芡都没加,汤汁自然收进了鱼肉之中,醇香浓厚,相当入味。”

“师兄不愧是一级厨师,新锅新灶,发挥的太有水准了。”

众师兄弟尝过之后,也是夸赞连连,同时直接现场向许运良提问,氛围相当融洽。

“咕噜。”其他站在一旁的厨师们,听得直咽口水。

桌上的菜被逐一评价,要上报纸,孔庆峰今天显然要宽容许多,以夸赞居多,但还是会一针见血的提出每菜的问题,好让众人心中有数。

孔庆峰放下筷子,和围观的厨师们说道:“行了,我们都尝过了,你们也不要干站着,拿双筷子过来,都来尝个味道,有啥想法也可以直接说,大家互相交流,互相进步。”

“要得!”众人应了一声,早已按耐不住。

周砚拿了筷子,先尝了一口干烧岩鲤。

鱼肉小心夹下,面上还盖着切碎的芽菜和泡椒。

岩鲤先下锅炸锅一道,使得鱼肉收紧,因而鱼皮色泽金黄。

这条岩鲤约有两斤重,体厚丰腴,夹鱼肉的时候能够感受到鱼肉的紧密感,和家养鲤鱼松散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除了芽菜和泡椒沫之外,还能看到切碎的肉丁,炸的酥黄,看着和芽菜非常接近。

盘子里一线汁一线油,鱼肉上也没有勾芡的痕迹。

这就是川菜中独特的干烧技法。

小火慢烧,将汤汁慢慢烹入鱼中,鱼肉本身的胶质便是天然的芡,主打一个自然收汁。

干烧岩鲤没吃过,但在蓉城,干烧鲤鱼周砚是吃过的,算是川菜馆常见的菜式,不过没许师伯做的这份干烧岩鲤卖相好。

鱼肉入口,鱼皮酥香,鱼肉的口感确实紧密而细嫩,鲜香微辣,汤汁完美收入鱼肉之中,味道醇厚香浓,能尝到芽菜的特殊咸香滋味。

相比于周砚吃过的那条清蒸岩鲤,这条岩鲤的鱼肉更为紧实且鲜美!

别的不好说,这年代河里的野生岩鲤,确实不是后世养殖的能比的。

食材的优越性,相当明显。

“这干烧岩鲤,好吃!”周砚忍不住赞叹,这绝对超越了他之前吃过的所有干烧鱼。

“周师过奖了。”许运良就坐在他前边,闻声笑着说道。

周砚:emmm……

烦得很!

周砚还尝了罗汉做的生爆盐煎肉。

这道菜和回锅肉看起来有些像,甚至还有许多人根本分不清二者的区别。

二刀肉、生蒜苗,配料基本相同,不过盐煎肉要加豆豉,他做的蒜苗回锅肉是不加的,做法上也是浑然不同。

回锅肉多一道水煮的工序,口感上偏软糯。

而生爆盐煎肉的精髓就在“生爆”两个字上边。

切好的二刀肉直接下锅煸炒,做法和回锅肉大体相似。

周砚没做过,但拍过,基本做法是知道的。

生爆盐煎肉色泽红亮,夹起来的感觉比回锅肉会更硬挺一些,入口干香,油脂煸的比回锅肉更干一些,瘦肉口感弹牙,蒜苗的清香点缀其中,吃起来非常香。

同样是一道非常适合下饭的好菜!

和回锅肉口感、味道都有一些区别,同为川菜经典下饭菜。

回头教罗汉雪鸡淖的时候,周砚准备也向他请教请教这生爆盐煎肉的做法。

罗师叔做的比他师父还要更好一些。

术业有专攻嘛,就学拿手菜!

其他几样菜他没尝到,狼多肉少,一会就清盘了,愣是没尝到。

不过他尝了一口自己做的雪鸡淖,柔滑细嫩,口感做到了极致,且鸡肉风味十足,回味悠长。

不愧是让师爷念念不忘的川菜名菜,味道确实不一般。

相比之下,他之前吃过的雪鸡淖实在差远了。

周砚估摸着,和食材有很大关系,他用的是纯乡下土鸡,那些饭店能用鲜鸡肉都算不错了,如果为了节省成本,大概率是用的冰冻鸡胸肉。

工艺上也不同,那口感一吃就是豆粉放多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