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家常豆腐和鲫鱼豆腐汤(65K二合一)

赵嬢嬢低头吃豆腐,面上有点臊,吃她做的鱼汤最多的就是周沫沫了,好不好喝,她最有发言权。

周沫沫认真想了想道:“你煮的鱼汤超好喝,妈妈做的鱼汤有点好喝。”

“好喝你就多喝点。”周砚笑道,小家伙小小年纪已经懂得人情世故了。

赵嬢嬢闻言嘴角微微上扬,好嘛好嘛,幺女还是懂得起,不算白养。

周砚给自己舀了半碗鱼汤。

【一份相当不错的鲫鱼豆腐汤】

哎呦呦!

这评价,让周砚都有些意外。

第一回做,竟然得到了如此高的评价,属实让他有些意外。

尝了一口汤,确实鲜美,余味回甘。

再尝了一块豆腐,这豆腐太细嫩了,入口一抿就化。

但在烹制的过程中,却又展现出了颇为惊人的韧劲,在鱼汤里咕嘟咕嘟煮了八分钟,竟然都没有碎烂。

豆腐吸饱了鱼汤,嫩滑鲜美,还有股淡淡的豆香味。

确实好吃!

周砚觉得,不比他前世吃过的那几家杭城大饭店的鱼头豆腐汤味道差。

甚至从豆腐来说,还要更胜一筹。

这么一看,能得到【相当不错】的评价,也就不算意外了。

处理鲫鱼和煎鱼的技巧,源自于藿香鲫鱼,从而保住了鱼汤的下限,汤味鲜美,没有腥味。

而这份【完美的豆腐】,则是点睛之笔,除了让鱼汤增添了几分豆香之外,口感和味道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在这道菜里边,豆腐可不是鱼的配角,反而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鲫鱼煎过之后,鱼肉不容易散,鱼肉口感虽不及藿香鲫鱼那般鲜嫩,吸饱了鲜美的汤汁,也是颇为美味。

这一条鲫鱼有八两重,鱼刺相对没那么多。

周沫沫把汤喝了,赵嬢嬢给她夹了一大块鱼腹上的肉,让她慢慢抿着吃,小家伙可喜欢了。

周砚又尝了一块家常豆腐,煎的两面金黄的豆腐裹上了浓稠的汤汁,一口咬开,外酥里嫩,麻辣鲜香在舌尖上粉墨登场,配上那绝妙的口感,味道属实不错。

要是再搭上一块回锅肉,来一片蒜苗叶,三合一,一口下去,有点上头。

“嗯,这个家常豆腐烧的也好,蒜苗回锅肉把肉香味调出来了。”老太太点点头,看着周砚问道:“不过,这两块豆腐是分两家买的?”

“您这都能尝出来?”周砚一脸意外,煎过的豆腐,又烧的那么重口味,豆腐原本的滋味其实已经没那么突出。

因为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做法,周砚其实都没尝出两块豆腐的差距。

结果老太太竟然尝出来了?

这属实让他有些惊讶。

老太太笑着说道:“下回买鲫鱼汤这家的,这豆腐做的好得多,细嫩又有韧劲,豆香也浓郁,吃起有点像西坝豆腐,手艺跟你那个姨婆有的一比了。”

“要得。”周砚点头,又有些惊讶:“姨婆做豆腐的手艺那么好?”

这可是被鉴定为【完美】的豆腐。

老太太笑着说道:“我舅舅家是西坝的,我外公祖传的做豆腐的手艺,你姨婆从小就帮忙做豆腐,手艺比她几个哥哥还要好。”

“后来她嫁到上水村,家里刚好有口凉水井,就开始做豆腐卖,生意好得很。”

“她做豆腐用的豆子,都是从西坝镇买回来的,丘陵土种的小粒黄豆,豆香浓郁,还有点甜味,更别家做出来的不太一样,跟你今天买的这个就差不多。”

“那我一定要好好去拜访一下,以后我要是卖豆腐菜,直接找她订货不就好了。”周砚笑着说道,这食材供应链不就又扩展了。

周砚估摸着,要是用【完美】的豆腐做家常豆腐,这道家常豆腐的评价还能往上提一级。

如果评级达到【相当不错】。

那周砚就会考虑把这道菜上菜单了。

豆腐价格不贵,一斤两毛钱,肉少放点,有点肉味和荤香就行,成菜定六七毛钱,利润率会比较可观。

当然,要是能学会麻婆豆腐,那就更安逸了。

家常豆腐毕竟是家常风味,让人有种自己在家也能做出来的错觉,销量不一定好。

但麻婆豆腐就不一样了,作为蓉城名菜,名声在外,招牌响当当的。

他师父都做不好这道麻婆豆腐,周砚想学,还得自己想办法。

吃过午饭,桌子一收,客人就陆续上门了。

老太太看着菜单上新增的卤牛肉有点意外,但没有问,默默走到门口看周淼切凉菜。

卤牛肉上新,成功引起了客人们的注意。

如今的周二娃饭店,早已不是刚开始那样上个新菜就要饱受质疑,靠着一道道菜的口碑堆砌,如今客人们对于新菜更多的是期待,以及迫不及待地尝试。

“赵嬢嬢,我们要一份卤牛肉嘛,再要一份火爆猪肝和一份油渣炒莲白。”

“我们也要一份卤牛肉尝尝。”

客人们落座,相继有人点了卤牛肉。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