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王浑四十出头的年纪,正是经验丰富,年富力强。

他虽然曾经是曹爽的幕僚,但自从高平陵之后,就一直跟着司马昭,而不是从司马师那边过来的,算是“老亲信”了。

如今司马昭对王浑委以重任,让他安排好“开国大典”的各项事宜!

而王浑也很给力,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特别是洛阳及周边地区的城防安排,王浑更是给出了新计划:收拢禁军兵权后,建立一支由十万军队组成的禁军,名为:中军。

就不安排那么多乱七八糟的番号了,以免出现司马望那样的人,领着部分禁军造反。

有这十万禁军压阵,便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王浑是这么跟司马昭说的。

司马昭欣然允诺,让王浑拿出具体方案来。

这次王浑不是一个人来的,身边还带着个十二三岁的孩童。

“殿下,这位便是匈奴任子刘渊,他不仅武艺超众,擅长射箭,体力过人,而且勤勉好学,文采斐然,可以将《春秋左氏传》和《孙吴兵法》背诵出来。”

王浑对司马昭介绍刘渊。

任子是汉代高级官吏子弟凭借父兄功勋入仕的制度,但刘渊是匈奴人,又滞留洛阳,任子等同于质子。

刘渊虽然才十二三岁,但身材已经长得孔武有力,远超这个时代的普通人。

司马昭看他相貌奇伟,于是赐座,跟刘渊随口聊了几句,便让这家伙退下了。

不是说刘渊的仪表很差劲,而是司马昭压根不觉得这货能翻出什么风浪来,在洛阳呆在就行,安不安排官职都无所屌谓。

将刘渊打发走后,司马昭看向王浑沉声问道:“天子在金墉城如何?”

“回晋王,天子在金墉城吃得好睡得好,没什么异动。”

王浑如实答道。

“那他有没有跟什么外人见面?”

司马昭继续追问道。

王浑答道:“没有见任何人。”

司马昭这才满意的点点头,一切尽在掌握中。

“大典的事情,部署得怎么样了?”

司马昭再问,那叫一个直截了当,一点废话都不说的。

王浑答道:“其他都好说,还……还缺一份朝中所有大臣都署名的奏疏,劝说天子退位禅让。”

天子要禅让啊,还是最后一辞,那肯定不能是“无缘无故”啊!

必须是大部分朝臣联名上奏,劝说天子退位让贤。天子再发诏书退位,司马昭这才好“接球”。

是大家让我当皇帝,我才当的,可不是我觊觎皇位哟!

主打一个体面!

“这件事,务必要办好。不愿意署名的,统统下狱!”

司马昭面色肃然说道。

王浑面有难色,但看了看司马昭,想起了当年的高平陵之变,最后还是作揖行礼,施施然告退。

给司马家当狗,也不是一两天,当着当着也就习惯了。

现在改朝换代在即,多年的辛苦马上要“变现”,正是舒舒服服上桌吃菜的时候。就算是得罪人,就算是恶心,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去做。

太原王氏出身的王浑,此刻没有任何的纠结。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