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潼关怀古
经过一个多月的行军,石守信带着本部人马来到了潼关。
潼关守将正是曹魏名将郝昭长子郝萌。听到这个名字以后,石守信愣神了半天,然后向郝萌打听他是不是有兄弟。
叫什么“郝萌”嘛,叫“郝萌萌”多好!
石守信在心中吐槽道。
郝萌说他有一弟名叫郝凯,在军中为将,获封关内侯,似乎混得还可以,目前在河东军中。
只是因为司马昭经常调整军中序列,所以郝萌也不知道郝凯现在具体在哪里。
现在的潼关,还是历史上的“老潼关”而非是隋唐时期的“新潼关”。此时潼关的防御体系令进攻者绝望,几乎没有任何办法硬攻,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也不过分。
潼关守将官职不大却是非同小可。
郝昭虽然在魏明帝时期拼死抵抗蜀军,但其后人明显投靠了司马家,并获得了重用。
石守信心中暗想:所谓曹魏“死忠”,恐怕在如今世家连横合纵的格局下,不具备任何现实意义。这次他去蜀地,见识了大汉的死忠。既然忠于大汉也是忠,在没有现实意义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去忠于曹魏呢?
足见人心向背虽然跟水一样,但并非是毫无规律的。
要么图名,要么图利,总要图一样东西,哪来无缘无故的忠诚?
曹魏都是如此,那么生于不义,死于耻辱的司马氏就更是如此了。
将大军安置在潼关以东的大营里面以后,石守信带着李亮等人在潼关外闲逛,看到关城以东一里地的羊肠坂出口处,有一块天然的大石,顿时计上心来。
他对李亮说道:“找个石匠,把诗句刻在上面。”
“是什么诗?”
李亮询问道。
“就叫《潼关怀古》吧。”
石守信翻身下马,从李亮手中接过一支炭笔。
所谓炭笔,制作材料一般以极细的柳条燃烧成炭,从而制成笔芯,然后装进一支中空的细木棍中,与前世的铅笔有异曲同工之妙。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气呵成写完,石守信在心中暗叫罪过罪过,只敢在落款处写无名氏。
“石司马何不留名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