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并不宽敞的村道上,两边的士卒开始捉对厮杀,鲜血将白色的雪地染红,远看就好像在一副巨大的画布上作画!
鲜红的颜料一笔一笔的画上!
赵囵就这样远远看着,丝毫没有加入的意思。
这次清缴蜀军余孽,所需魏军一部三千人,四部一万二千兵马,都是仔细计算过的。
如果魏军这边人多了,没有牙门将以上的中级军官,根本控制不住场面。
人少了,又未必能打得过那些蜀军旧部。
这就好像姜维安置成都皇宫内的旧部一样,也就两三千人而已。多了引起钟会的猜忌,少了根本守不住宫门。
不一会,厮杀结束,胡渊身上的盔甲被鲜血染红,血迹干涸以后留下暗红的痕迹,远看非常可怖。
士兵们推开屋舍的大门,冲进去有什么拿什么,遇到活人直接一刀,压根就不管是老弱还是妇孺,问都不问一句。
一路在旁边观摩的赵囵忍不住叹了口气,这兵变当真是不看用兵是什么技术含量,就看双方布局者的水平而已。
正在这时,远处官道上有一队人马匆匆忙忙而来,似乎来者不善。
赵囵立刻打起精神,对身边传令兵喊道:“擂鼓,准备接敌,敌人来增援了!”
屯兵的蜀军旧部为什么会互相支援呢?
这个问题赵囵当初问过石守信,结果得到的回答是:军队集结,可能是采取某个带头将领,统帅一群“种子选手”(精兵),然而一个联络点一个联络点的到访各个聚兵点,滚雪球一般的汇聚军队。
出发的时候可能只有两百人,等集结完毕后,说不定两千人都不止。这样就避免了多路集结最后被人察觉,最后被逐个击破的后患。
不得不说,石守信考虑得很周全。
现在,这支“种子选手”来了!
“杀!”
赵囵调转马头,带着麾下精锐就朝着官道上那支规模不大的军队扑去!两军接战,就陷入激斗。
为首的那位将领大概已经六十多岁,白须白发却依旧身披札甲,精神抖擞。
他一眼就注意到骑在马上,看上去身材魁梧壮硕的赵囵,二话不说,冲过来举起长枪就刺!
二人在马上缠斗,身后的兵马也冲击在一起搏斗,战况瞬间就白热化了。
马战不便,二人下马以后继续缠斗!
不过那位老将军麾下似乎只有两百人不到,赵囵这里却有一千世兵,且大部分都是赵家坞堡出来的练家子,凶猛异常。
蜀军旧部很快就被围剿,不得不结成圆阵自保。
赵囵麾下兵马则是对那些人围起来又捅又刺,密不透风的兵戈戳着盾牌,寻找着圆阵的缝隙。时不时就能戳中一个敌人!
冲天的血腥气从圆阵内传出,如小溪一般的血水打湿了雪地,流着流着,还没到官道两旁的沟渠,就已然干涸。
不一会,圆阵内的士卒倒了一地,就剩下三四个人,簇拥着那位老将,依旧挺立不倒。他们被团团围住,赵囵麾下士卒也不再进攻,对这几人肃然起敬。
“你是何人,赵某刀下没有无名之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