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忠看到邓艾在那自我感动,简直无言以对。邓艾老了,观念也顽固,压根听不进劝。
邓忠忍不住在心中叹息:
要不是他父亲邓艾在坚持,就不可能有偷渡阴平。
没有偷渡阴平,就不可能有刘禅投降,蜀国灭亡。
真要那样,刘禅此刻还在成都皇宫里面潇洒快活呢!邓艾现在居然认为他没有负刘禅,刘禅不该恨他。
当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父亲,现在说什么也没用了,为今之计,便是要想办法对付钟会!”
邓忠提醒邓艾道。
“你说得对。”
邓艾点点头,此刻他的脑子有些混乱,其实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反倒是长子邓忠有些急智,内心涌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父亲。”
邓忠凑到邓艾耳边,低声建议道:“不如,我们拥立刘禅长子刘璿,割据蜀地称王。”
他这个主意真的很大胆,只是有没有实行的可能性就不好说了。
邓艾一听就觉得不是个事。
他是力主灭蜀的人,偷渡阴平不知道死了多少人,和诸葛瞻血战麾下士卒也是一茬一茬的死。
现在忽然说要拥立刘禅的长子登基立国了!
以什么名义呢,还要脸不要?
“荒谬,如此怎么对得起披荆斩棘的三军将士?他们听到这个消息,会作何感想?”
邓艾呵斥邓忠道。
“你容我想想,想想。”
邓艾疲惫的摆摆手,脑子里一团乱麻,千头万绪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想。
邓忠悄然退下,心中的那种不安,更加强烈了。他决定找另外一个人商量一下,应该怎么办。
……
夏秋之交的夜晚,依旧是蝉鸣不断。
闷热的天气,让军帐内略显憋闷。
在户外摆上简陋的桌案,好酒好菜端上来,现做现吃,比在军帐内闷头吃菜要惬意得多。
清风徐来,四周空旷,也能减轻宴会中各军主将的防备之心。
石守信安排的晚宴很妥帖,各军主将副将,全都被叫了过来。此刻正彼此间攀谈着,气氛很是欢乐。
宴会周围都没有栅栏,头顶上没有帐篷,就在空地上举行,四周点着火把,军中的厨子在空地中间煮酒、烤肉、蒸饼、造饭,一切都是现场烹饪。
也杜绝了下毒的可能。
总之,作为“班师回朝”前的宴会,档次是绝对够的,气氛也烘托起来了。
主要是营造了一种“安全”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