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投降一念起,顿觉天地宽
轰隆!
屋外电闪雷鸣。
位于成都城内的蜀汉皇宫,都笼罩在倾盆暴雨之中。
雨水滴答滴答的杂音,让人听了以后心烦意乱。
御书房内,刘禅看向跪在自己面前的谯周,一方面心中感觉恶心,另外一方面,却又是无可奈何。
刚刚谯周向自己陈述了为什么要投降邓艾率领的魏军,刘禅面无表情的听着,心中五味杂陈。
谯周是朝廷里的“主降派”代表,他的崛起不是偶然的,也绝不仅仅是因为此人“文辞斐然”。
蜀地的封闭性,交通的不便,以及经济上的自给自足,这种客观条件决定了蜀地割据政权在对外扩张的时候,从外部摄取的利益,很难反哺到本地大户。
用一句很通俗的话来说,即便是对外抢了很多东西,运回蜀地,很可能运费就已经超过了物品本身的价值。
因此一旦对外作战不利,本地投降派就会迅速崛起!高喊着关起门来过日子!
“允南(谯周表字)啊,你走一趟雒城,替朕向邓艾请降吧。”
刘禅轻声说道。
他这么说没什么意外的,但一旁的驸马都尉邓良和侍中张绍不干了。他们也伏跪于地,不肯起来。
今日刘禅传唤他们三人来此,就是为了此事,让他们三人前往邓艾军中请降。
“朕意已决,不必多言。”
说完刘禅走上前来,将他们三人扶起来。
刚才谯周说投降,只是说给邓良和张绍听的,不是说给刘禅听的。事实上,如果刘禅不想投降的话,不管是谁来劝,不管那人说什么都没有用。
谯周的作用,不过是给刘禅台阶下而已。
“邓艾若是愿意爱惜蜀地百姓,那朕便交出印信。若是他不愿意,那朕就豁出一条命跟他拼了。
你们带着玺绶和降书,雨停了就去雒城走一遭吧。”
刘禅将玺绶和早就写好的降书,一起交到谯周手上,长叹一声,不想再多说什么了。
谯周、邓良、张绍三人看到刘禅这幅姿态,也知道大势已去,这位天子已经没有继续斗争的心思了。
他们躬身作揖,对刘禅行了一礼,随即鱼贯而出,互相之间都没有交谈,撑着伞离开,身影消失在大雨之中。
刘禅抬起头,看着屋檐下如幕帘一般的雨滴,想起了他过往在成都皇宫内居住的平淡岁月。
一时之间,刘禅竟然想不起什么值得夸耀和纪念的大事。
没什么轰轰烈烈的激情,也没有血流成河的暴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