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守信拍拍李亮的肩膀,意味深长的瞥了他一眼。
李亮心虚,不敢跟石守信目光接触,弯腰作揖行礼以示谦卑。
石守信自顾自在前面走,李亮小心翼翼的跟在后面。不远处,孟观正在指挥士卒将李家的粮秣装车,忙得不亦乐乎。
“孟观,先把手头的事情放一放。”
石守信对孟观喊道。
“石监军,有什么吩咐?”
孟观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走上前来询问道。
“带两个亲兵,一起去一趟赵家。你从前不是说武艺过人嘛,现在是你表现的时候了。
表现得好,我给你一个骑都尉的官职。”
石守信笑道。
只要番号申请成功了,那么内部便按照世兵制的规矩,由将领自行任命麾下军官。只要能大体上执行朝廷的军令,不耽误大事,那么内部怎么样,都是将领一言而决。
给孟观一个骑都尉,自然不是什么难题。
这也是汉中本地大户愿意跟随石守信的重要原因:这年头找个比较靠谱的人投效,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世兵制军队内部,根本就不是执行魏国官府定下的军法!而是执行将领本人制定的军法。
“一言为定,那末将可是占便宜了,这就走吧。”
孟观拍拍腰间的环首刀,一脸自信满满。
一旁的李亮苦笑,他原本以为石守信在得知赵氏“不识抬举”后,引兵包围赵家坞堡。自己再当和事佬,劝说赵氏不要固执,最后一起坐下来谈。
这样就能显出他长袖善舞的能力。
没想到石守信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石将军,就这么几个人去赵家坞堡,只怕是……”
李亮上前拦住石守信说道,一脸纠结。
“如果我有事,赵家如何且不去说,反正你家是死定了。
走吧,你们跟赵氏世代联姻,这点面子赵家还是会给的。”
石守信哈哈大笑道,心中却是暗暗吐槽了一番。
汉中本地的局面还真是有趣啊,一群浅池里的王八,斗殴起来居然也能闹得有声有色。
袭氏是巴蛮外来户,即便是汉化,也和本地豪族不对付。
他们历来就崇尚“以多欺少”,所以家里地盘虽然大,但府库空空荡荡,就是因为养了太多“闲人”。
正因为如此,袭氏常常以无编制的“边将”自居,替本地军阀打工看场子。
李氏善于经营官场,人脉也广,过往还有辉煌经历,家里也是历代积累,家资丰厚,其成员文化修养高。
从李氏兄妹的谈吐和气度都看得出来。他们家不擅长武力,所以要找一个武德充沛的家族联姻,以求在本地自保,等待时机进入官场。
他们的发展是爆发式的,前期可能看起来病殃殃的不值一提,一旦获取官职和权力,便能进入更高级别的博弈,不再跟本地豪族泥坑打滚了。
到时候赵氏求着他们联姻,他们估计都看不上了。
而三家里面赵氏人最少,占据的地盘也最偏僻,还在张鲁主政时期遭遇重创。但他们武德最充沛,也最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