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成想,本来所有人最担心的地方——南朝的宋庭小皇帝,居然愿意配合大辽行动!
甚至,还没等大辽这边国书送抵,仅仅只是耶律琚、耶律永昌一通游说。
他便主动的配合着大辽,制造声势,逼迫西夏!
这完全超出了辽廷大臣们的预计!
虽不知那南朝小皇帝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更不知南朝的宰执们,怎么就肯放手让小皇帝瞎胡闹?
但是,不管怎么说,耶律洪基的战略,在此刻真正具备了可行性。
宋辽两国,一起施压、恫吓西夏,不怕西夏人不就范!
辽廷的老狐狸们,几乎是立刻就想出了好几个对西夏施压的主意。
正在众人欲进言的时候,今年刚刚接替致仕的梁颖,成为辽北院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萧兀纳,却在这个时候开口了:“陛下,臣以为,对夏人不可过于苛待!”
“即使陛下真欲并夏瓜、沙二州,也不能在现在就表露出来……”
“还是须得以‘借道援回鹘’的名义,只寻求夏人放开瓜、沙二州之牧场、道路,与阻卜骑兵过境、休养……”
耶律洪基对萧兀纳还是很尊重的——当年,耶律洪基平定耶律乙辛作乱后,曾当众将萧兀纳比作唐之狄仁杰、辽之耶律屋质(辽初名臣)。
还将太孙耶律延禧交给萧兀纳教导、照顾。
对其信任,可见一斑!
不夸张的说,以目前的辽国政治格局,一旦耶律洪基发现自己的身体可能要撑不住了。
那么,托孤大臣的名单中,必有萧兀纳的名字!
所以,在听了萧兀纳的话后,耶律洪基并没有不耐烦,反而看向萧兀纳,认真的问道:“相公缘何这般说?”
萧兀纳拜道:“奏知陛下,臣担心,南朝这般轻易的就答允了我朝所请……恐有算计……”
说到这里,萧兀纳就垂下头去:“陛下当知,南朝多文士!”
“彼辈口舌与算计功夫,相当厉害!”
“当年的富弼,如今在上京的林旦,皆乃人杰!”
耶律洪基听到这里,目光闪烁起来。
富弼,他没见过,只听说过名字。
但那林旦,却是如今上京城中的风云儿。
其与耶律琚一般,是作为宋辽兄弟之邦‘情谊象征’,而长留彼此都城的使者。
此人,自入上京后,便靠着超然的才学与不俗的相貌,引得上京内外,无数贵族、贵妇们趋之如骛。
就连耶律洪基的女儿,宋国大长公主耶律特里,都听说了他的名声,因而寻上门去,与之相交。
耶律洪基也经常召见他。
有时候是了为了两国贸易,但更多的时候,还是为了和他谈论诗赋。
不得不说,在诗赋一道上,北国之士,确实是远不如南朝的。
即使幽燕汉地,最优秀的文学之士,在这位南朝使臣面前,也被毫无悬念的秒成了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