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诸神的黄昏与黎明

梅西是个话不多的孩子,总是低着头默默训练。

艾马尔知道自己是这个害羞少年的偶像后,作为同胞格外照顾他,时不时给他些建议。

德科也看好梅西的天赋,经常在训练后加练时陪他踢几脚。

但说实话,艾马尔能教的东西有限。

他毕竟不是小罗那种魔术师般的球员。

很多技术细节,比如怎么在三人包夹中找到传球路线,或者如何在高速突破时保持平衡,梅西只能自己一遍遍琢磨。

没人能替他分担这种成长的压力,要想成为最好的那个,这条路终究得靠他自己一步步走出来。

对梅西来说,他的才华早就不需要证明了。

可再强的天赋,也架不住心里那道坎,那个不够狠、不够硬的自己,才是他真正的对手。

梅西永远不会知道,罗伊看透他的程度,比他看罗伊要深得多。

对于这个未来足坛最顶尖的球员之一,罗伊的评价很直接:论天赋,梅西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但和那些真正的狠角色比,例如迈克尔-乔丹。

他的内心却不够强硬。

说到底,梅西更像是个天赋异禀的普通人,他的自信和强大都建立在超群的天赋上。

但天赋终究是身外之物。

罗伊注意到他缺少那种最原始的野兽本能:那种明知道会输,也要从对手身上撕下一块肉的血性,那种为胜利不惜一切的疯狂劲头。

对于这个论点,罗伊有一个例子来讲述梅西的这种矛盾性。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从生理和心理机制来看,女性通常具有更强的抗压韧性(如皮质醇调节能力、情绪恢复速度等)。

但现实生活中,男性在应对压力时往往表现得远比女性更加强大。

这种矛盾主要源于:

男性长期依赖体力优势(肌肉力量、运动能力等)作为心理防御机制。

当疾病、衰老或意外导致身体机能衰退时,这种依赖就会暴露出致命缺陷。

结实的肌肉就像一层厚实的盔甲,让人的内心也跟着硬气起来。

拳头够硬,说话就敢大声。胳膊够粗,遇到事就不容易怂。但这身力气要是突然没了,藏在里面的不安就会一下子冒出来。

对梅西这样的球员来说,他超凡的足球天赋就像一层天然的保护壳。

很少有后卫能单对单完全防住他。

但有意思的是,有时候让他“消失”在比赛中,不一定靠防守球员拼命盯防,而是通过另一种方式:

比如对手球队如果开场就连续进两三个球,梅西整场比赛的状态往往会明显下滑。

这倒不是他不努力,而是当比赛胜负似乎已成定局时,他那股拼劲儿就会不自觉地减弱。

比如一场比赛里,梅西几次尝试过人没成功,你就会发现他后面的突破动作明显虚了。

脚步没那么坚决,变向也带着犹豫。

这时候对手后卫要做的就一件事:

绝不能让他在心理上把你标记为“菜逼”。

只要让他心里冒出“这哥们是个软柿子”的念头,后面你就等着被过成筛子吧。

但要是你能硬扛住他前两次突破,让他犯嘀咕:“这后卫有点东西”

那这场比赛至少你不会成为太过惨烈的背景板。

因为说到底,再强的天赋也需要斗志来点燃。

罗伊对梅西有个可能引发争议的评价:

“单论足球天赋,梅西就像大飞在电竞界的地位,甚至可能更胜一筹。但性格上,他更像knight:顶尖的技术,安静的性格,缺少点大飞那种‘逆风死磕到底’的狠劲。”

足球场上的梅西就像游戏里发育成型的法师,如果让他无压力“迭杀人书”连续过人或是进球,等他那股劲儿上来,你们全队都会被他当野怪刷。

这时候唯一解法,就是逼他先出“金身”,一旦开启自我保护模式,他的威胁度就会降低。

,梅西确实展现出了不同以往的精神蜕变。

那届赛事中,他包办了阿根廷队几乎所有的关键进球(7球3助攻),这种全程carry的表现,在他过去四届世界杯里从未出现过。

就像终于意识到:这可能是他最后举起大力神杯的机会了。

以前世界杯他总有几场隐身,但那届世界杯每场比赛都像在踢人生最后一场球。

训练结束后,梅西总是一个人留在更衣室,用cd机反复播放罗伊的比赛录像。

画面里那个法国人只比他大两岁,却已经能在最激烈的对抗中做出最精准的选择,变向、传球、射门,每个动作都干净利落。

他盯着屏幕,看着罗伊如何在三人包夹中依然抬着头观察,在倒地前还能把球送到最危险的位置。

虽然他们素未谋面,但这个法国天才踢球的方式,已经成了梅西私下最常研究的模板。

罗伊成了所有年轻球员追赶的目标。

不止里奥-梅西,当时还没成名的莱万多夫斯基、阿圭罗、伊瓜因、本泽马这些人,都在默默关注着这个史上最年轻的金球奖得主。

他就像一座高山,让每个渴望成功的年轻人仰望。

但山越高,想攀登的人就越多。

这些后来者都在拼命成长,而罗伊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不被后来者超越。

《米兰体育报》在罗伊拿下金球奖后直言,这标志着新时代的到来。

像罗纳尔多、齐达内这样的传奇球星已经开始显露出疲态,而正值当打之年的亨利和小罗,也因各种原因难以与罗伊正面抗衡。

新的时代正在酝酿,但媒体也说不清谁能真正挑战罗伊的锋芒。

不过足球世界向来如此,一茬新人换旧人,没有竞争的比赛终究少了些看头。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