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阳迷糊着睁开眼,没急着接,喝了杯水,再到卫生间洗把脸,让脑子清醒清醒。
现在还迷糊得很。
脑子里萦绕着昨天在录音棚里唱的那段歌词:“祝你踏过千层浪,能留在爱人的身旁,在妈妈老去的时光,听她把儿时慢慢讲。”
录了很多遍。
一直没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主要还是江阳对旋律的要求比一般歌手要高。
录音师一开始坚持用封闭式耳机来监听声音,但江阳这些歌曲,有为以后演唱会做准备。
不但音质要清彻,同时还得用舞台返听音箱的开放声场来几遍。
很费时间。
之前那首《星辰大海》,是在乔任梁这个专业音乐人的配合下完成的。
头一回自己录歌。
遇到的问题很多,和唱功无关。
有声轨的问题,有节奏处理问题。
越来越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
哪怕天才音乐人,在工业级制作标准面前,也要经历一些技术不断测试,重构的痛苦。
录音棚就像声音的手术室,每个细节都会被放大检测。
一般歌手是先热身,再试唱。
还得走一边设备调试过程,然后是主唱录制,和声录制,补录修正。
完成后,要么保留气声瑕疵,或者全程修音。
江阳算是要求高的。
不想有任何后期修正,否则从小那薅到的属性白薅了,所以费的时间也多。
脑子清醒一些。
发现手机铃声停止了。
娜扎发来的视频通话请求挂了,然后是几条微信消息:[“你啥时候来横店啊。”]
第二条:[“急啊,你是不还没睡醒呢?我昨天拍夜戏,才睡三小时就出工了,灯光组和摄影组把灯具和摄影器材都搬下车,我在做妆造呢。”]
然后是一个录制的视频。
画面里,古莉娜扎在独立的妆造间。
身后是带着口罩的妆造师,在给她扎头箍,然后戴上丈量好的头套,接着盘发饰。
她回头对妆造师说了句:“妆造老师,麻烦把我通告单拿一下过来,我看一眼。”
语调客气温柔。
妆造师是个三十出头的女人,脸上带着笑,把通告单拿给古莉娜扎后,试探性的问了句:“娜扎老师,一会儿能和您合张影吗?”
“可以啊,现在就可以。”
娜扎笑道:“但我这会儿在录个视频,发给江阳,就是这部剧里的表演指导,也是演秋山君的那个演员。”
“好好好,我不急,先给您做完妆造,谢谢您,娜扎老师。”
妆造师受宠若惊。
以前看网上爆料说古莉娜扎私底下,在剧组里,都是冷着一张脸的。
这次排到给大明星做妆造。
有惊喜,也有担忧。
却没想到,娜扎私底下性格好得很。
一点也不甩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