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他是张居正的幼子!”

“好。”戚继光点头,“那老将就去川西。”

朱寅翻开面前的兵册,摸摸没有胡须的下巴,缓缓说道:

“成都本有靖海军三千,川西又有熊廷弼所部一万。再拨你靖海军七千、戚家军一万、播州兵一万、麻贵部一万五千、董一元部一万五千、倭兵两万、萧如薰部五千、祖承训部五千,诸部相加,共有十万。”

“戚大将军就率领这十万兵马,应付吐蕃大军,只要让他们受挫退回高原,就算大功。”

朱寅这是分兵了。

“我自己,则是率靖海军一万五千、白杆军七千、曹文诏部八千、毛文龙部八千、李如柏部一万、赵率教部一万、水东军一万、永顺兵七千、倭兵两万五千,共十万大军去云南。”

“还有三万爨家战俘,也去云南。其实是十三万。”

“咱们两路二十万大军,这粮草、辎重、军器准备,要短期内办妥可谓任务繁重。但军情似火,最多一个月必要万事齐备。熊廷弼和郝运来兵少,都坚持不了太久。”

“驻守京师重地的兵马也不能太少,就由张袷、魏国公、宗钦率兵五万镇守京畿,看护孝陵和长江。”

朱寅说到这里,转头看着冯梦龙,“冯少司马,再过一个月,正月初十前,兵部可能诸事齐备?”

大明有史以来第二年轻的兵部侍郎回答道:

“回摄政王的话,因为前次抄家,军粮本是足够的。摄政王川蜀大捷,缴获了数以万计的骡马,运力本也是现成。可是因为缺少草料,骡马不够吃,无法调用太多,运输反倒成为难题。”

“兵部正在紧急采购草料和马料,可南方采购草料不易,一时半会儿的难以齐备。但一个月之内,诸事必然能齐备。”

“火药、羽箭都很充足,也不需要赶工。眼下就慢在草料一项。”

朱寅心中有数,他这么问主要是替诸将问的。

草料是什么?就相当于后世的石油。一旦出征,数以万计的骡子、战马、挽马需要巨量的草料。

可是偏偏,南方草料不多,之前南方也没有这么多的马骡,草料主要是靠北方漕运。

如今,戚继光率领大军易帜,一下子带来十万头马骡,加上南军本有的、缴获叛军的,兵部的马骡之数达到近三十万。

够用是够用了。可这么多马骡,每天要消耗海量的草料,兵部很是头疼。

马骡可不是人,光吃粮食反而不行,必须要吃草。草料少粮食多,就会发疝痛暴毙,或者生病拉稀。

眼下,兵部所有的草料,仅够维持马骡不死,只能优先供给战马,不让战马掉膘而已。

虽然草料缺乏是一件大事,可既然一月之内仍然能备齐,朱寅也就不再多问了。冯梦龙虽然很年轻,可他的能力朱寅还是信任的,很适合做军事后勤。

“第二件事。”朱寅换了话题,“我之前在四川招募了宗兵七百人,如今已经苦训了十多天,这只是蜀藩一家。”

“兵部负责招募士卒,那就再颁下招募令,招募南方各藩宗兵,军饷如前。但兵部要把好关,不可滥竽充数。朝廷给了他们自由和机会,却也不是让他们白吃厚饷。”

“南方各藩,大概有宗子十五六万,大多数贫困潦倒,招募万人参军应该不难。”

“宗室是朝廷的沉重负担,可朝廷也不能不管他们,可也不能再白白养着那么多人,只能解除封禁,令他们各谋生路。这当兵吃饷,就是第一步。”

冯梦龙问道:“被革除亲王爵位的宁藩、辽藩的宗子,也可应募么?”

这就是他的细心之处了。他说的这几藩,都是当年因罪被除国革爵的藩王世系。

朱寅点头道:“一样有资格应募。”

这次军议主要是通报军情,分兵南征、西讨,定下出兵日期。商量完这件大事,朱寅就宣布散会。

日益完善的大都督府,职能已经很齐备了。很多事情,根本不需要朱寅再亲力亲为,他只要抓紧即可。如今义父戚继光来了,他更是清闲不少。

大都督府军议散会之后,等到下值时分,戚继光就披上朱寅代表皇帝赏赐的貂皮大氅,骑马冒雪回家。

戚继光在南京的新府邸,是清凉寺东边的镇远侯府。南京没有多余的现成国公府,连朱寅这个吴王,住的也是侯府。

第二次靖难,南京诸勋贵除了魏国公,全部因为守城反抗被废黜,家产府邸都被抄没。临淮侯李庭竹的府邸被朱寅占了,镇远侯府也送给了戚继光。

戚继光回到被换成“齐国公府”的府邸,看到“齐国公府”四个大字,不禁感慨万千。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这是当年他的诗句。可话虽如此,男子汉大丈夫,谁又不想马上封侯?

可是他戎马倥偬数十年,南下广东,北上塞外,抗倭征鞑,身经百战,年近七旬却连个伯爵都捞不到。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啊。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