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胸有韬略的熊廷弼坐镇川西,朱寅很是放心。
熊廷弼很是高兴,这是他求之不得的建功立业的机会!
“主公,”熊廷弼看着地图,“属下可否率军渡过金沙江,进入乌斯藏?”
“不必!”朱寅摇头,“也不可!”
“金沙江和川藏界河,西渡金沙江,地势更高,地形更陡峭,我军不但行军、补给困难,将士还会身体不适,极易病倒。这种不适,我称其为高原反应。”
“飞白,你万不可贪功冒险,只可止步金沙江,不可出四川范围。”
“除此之外,你在川西皆可便宜行事,大可杀伐决断。你就算将三宣十八寺化为焦土,朝廷也不会治罪。对于反贼,必须除恶务尽。”
“主公放心。”熊廷弼笑道,“杀人还要诛心。除了掌控川西,诛戮不臣,还要收服川西诸族民心,让诸族百姓心向朝廷,再就地招募兵马,加固关隘。”
“善哉!”朱寅闻言很是欣慰,“飞白果大才!”
王继光道:“太傅既然要对川西用兵,那么这粮草运转,就必不可少了。只是,成都眼下府库空虚,若要置办粮草,怎么也需要一个月的工夫。一个月后再出兵,到了川西就入冬了,川西大雪封山,天气更是恶劣,怕是对战事不利…”
朱寅摆摆手,“这次就不准备那么多粮草了,三日后就出兵,只随身带半月粮草。到了川西,就地征调!因粮于敌!那些大寺庙的粮仓,还养不起我一万兵马?”
“只要马快、刀利、火器强,不怕大军没有粮!”
“咱大明每次打仗,都要很多工夫准备粮草,又要征调很多民夫运输粮草。打蒙古也就算了,蒙古是真穷。可川西那些土司、高僧,却都是富得流油啊。”
“咱大明,是应该打打赚钱发财的仗了。不说越打越富,总不能越打越穷!”
王继光等人听到“打仗赚钱”之语,都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可是他们谁也不敢反对朱寅派兵川西。只是在思考:“出兵川西这等大事,太上皇和北京内阁都觉得棘手,为何到了太傅这里,说办就办,说干就干?”
却听朱寅继续说道:
“另,明日起在四川招募宗兵。凡是十五以上、三十以下,愿意参军打仗、立功吃饷的宗子,都可以报名。通过选拔之后,立刻关饷!”
“蜀王叔,四川宗亲都是蜀藩一脉,大概多少男子,蜀王叔最是清楚吧?”
蜀王想了想,认真的说道:
“玉牒记名者,现存亲王一,郡王十,将军中尉二千七百余人。但其实…估计九千宗子是有的。大多数人都是穷困潦倒,没有生计。”
“本府倒是有心赈济他们。可是不敢。本府虽然是蜀王,他们也都是蜀王一脉,可若是赈济他们,朝廷会猜忌,太上皇那个人并不大度,怕是会怀疑我收买人心,意图不轨。”
蜀王说的没错。亲王若是大规模施恩本家远亲,皇帝就会猜忌了。
很多事情不是你想不想做,而是不能碰!
朱寅又问:“那么蜀藩一脉,能招募多少宗兵呢?”
蜀王回答:“九千宗子,十五岁到三十岁的青壮,也就两千多人。可这两千多人青壮,愿意当兵吃饷、还能通过选拔的,估计…五百人?”
“五百人够了!”朱寅点头点头道,“光是蜀藩就能招募四、五百宗兵,那整个天下的宗子,怎么也能招募万人!”
“宗兵不满万,满万不可战!”
“本月之内,就要招募完毕,随我东归南京!”
……
ps:大明宗兵,将会成为大明的一把利刃,精锐中的精锐!今天就到这里了,明日小老虎就会回南京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