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青羊台命》!

摄政太傅是宗室?!

难道出自…长房?

众官员联想到这里,很多事一下子豁然开朗,全部都能想通了,不禁心中一起浮起诡异至极的感觉。这是因果循环么?大明帝位又要回到长房一系了?

罢了罢了,反正是朱家人自己的事情,与他们何干?管他哪一房当家,还不都是大明?

蜀王说道:“是该重新统计户口了,这些天,川蜀人口数目统计失真太大,隐藏人口太多。不过,要想厘定完成,确定无误,最少也要一年工夫。”

“那就两年内完成统计。”朱寅点头道,“只要数目靠谱,个一年来统计户口,完全值得。”

这个时间,他已经满意了。在古代的条件下,要想准确的统计人口,的确需要很多时间。

他要的是真实,不是快。

蜀王又道:“为了清查人口,搜检隐户,还请太傅下令派兵入驻各州县,效法太祖旧法,帮助、监督各地官吏厘定黄册。”

国初,太祖皇帝统计天下人口,就是用的是卫所军士。蜀王说的,不过是老办法。

只是,这本不是他的主意,而是朱寅的意思,借他的口说出来而已。

众官听到蜀王这话,不禁都是侧目。

若非敬畏摄政太傅,他们一定有人反驳蜀王的“无稽之谈”了。

清查人口?还要派兵进驻各州县?这…

巡抚王继光、巡按御史李时华、左布政使周思敬、按察使张文耀等人,面面相觑之下都是眉头微皱。

这不是折腾么?难道太傅要学张居正,搜括被大族荫隐的人口?

朱寅抚掌道:“善哉!蜀王叔言之有理,真乃老成谋国之策也。看来这宗室亲藩,也应该参政议政啊。”

“此事就交给王叔如何?王叔贤名,天下皆知。蜀王之尊,巴蜀无人可比。王叔亲自出马,此事必成啊。”

“我拟授王叔为钦差四川户籍稽查大臣,全权督办四川全省各族人口搜括、登记。”

王继光等人眉头一跳,心道:“高!实在是高!”

太傅实在是高明啊。

这是要给宗室松绑,以此获得获得宗室的支持!

太傅居然不畏惧宗室松绑之后野心谋逆,光是这种气度胸襟,就非同小可。

国初藩王都有钦差关防,上马管兵、下马管民,权重总督巡抚。可是洪武之后,历代天子对藩王宗室严防死守,将藩王圈禁在城池之中,由地方官严加监管,没有圣旨不得出城一步。

藩王们空有金山银海,有最高的爵位,却硬是没有官职,更没有自由。他们有多么渴望做官,多么渴望自由?

可想而知。

就说蜀王,一旦被授为钦差大臣,全权督办本省人口清查,获得了藩王两百年没有过的管事官职,怎么可能不乐此不疲的好好干?

蜀王府富可敌国,金山银海,贪墨舞弊对蜀王来说也没有吸引力了。对蜀王最有吸引力的,是老老实实的办好差事,然后继续获得管事官职。

蜀王是四川最大的坐地虎,蜀藩一系在四川控制的隐户最多。他自己连隐藏的人口都交出来了,怎么可能容忍其他大户隐藏人口?

而且蜀王贵为亲王,恢复自由出来管事,四川哪个官员敢抗他?哪个州县敢和他对着干?

天下没有任何人,比蜀王更适合接这个差事!

可见太傅用人的手段,简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真是令人拍案叫绝啊。

王继光等人立刻猜测,太傅和蜀王一定达成了合作协议。太傅以恢复蜀王自由为筹码,换取蜀王在四川清查人口。

作为文臣,他们对宗室自由非常反感,更不希望宗室出来管事参政,侵占他们文官的权柄。

他们希望,朝廷永远禁锢宗室,不许宗室参政。

可是王继光等人根本不敢反对。事已至此,不配合肯定是不行了。

但愿摄政太傅除了清查户口,不要再折腾其他事了。

蜀王听到“钦差四川户籍稽查大臣”,心中一喜,赶紧表态着笑道:

“既然太傅信任本府,本府就出来为朝廷做点事。本府还不老,还能为朝廷效力二十年呐。”

朱寅心照不宣的说道:“王叔年富力强,德高望重,明室至亲,当然应该多替天子分忧,为朝廷效力。此事办完之后,还多有依仗王叔之处。”

这其实就是许诺了:只要你好好干,将来还会重用。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