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战成都南明讨崇明,破猓猡稚虎征黑

使臣回城禀报,蜀王等人都是大喜。因为王师要的补给并不多。

王继光等人当即下令筹备。蜀王更是额外拨银十万两,送往城外劳军。

“王爷大义!”朱寅对蜀王的使者道,“等到剿灭叛军,在下亲自入城拜谒王爷。”

他口中这么说,心中却有些遗憾。

实际上,他巴不得当今蜀王不是贤王。那么,他就能干掉蜀王,拿了蜀王的家产充入国库。

然而朱宣圻不但和历代蜀王不同,也是藩王中的另类,是宗室中少见的贤王。

朱寅也只能打消杀人夺财的念头。

接下来,果然发生了朱寅最担心的事情。

明军刚修整到第二天,就开始下雨了。整个成都平原大雨磅礴。

一天之后,大雨变中雨,还是下个不停。

秋雨一来,整个城外原野的农田中,都是一片泥泞,到处都是积水。

无论是明军的火器,还是叛军的弓弦,以及双方的骑兵,都受到很大影响。

雨天之下,两军想打也难了。

就算冒雨打仗,淋雨的士卒也容易病倒。士卒一旦大面积生病,那就更加危险。

朱寅只能一边等天晴,一边等待虎牙的消息。

成都府下雨,其他地方却是未必下雨。比如…川南、贵北。

朱寅夜里做梦,都梦见安氏、宋氏也起兵造反,正在北上入川的路上。

他希望安氏、宋氏不要造反,太不是时候了。眼下朝廷兵力告急啊。

城中士民,眼见王师和叛军因为雨季暂时停战,最初的担忧之后,也完全放松下来,一如既往的太平烟火。

朱寅在等候消息,奢崇明也在等候消息。

眼见朱寅的大军不是软柿子,奢崇明也很希望听到安氏、宋氏起兵响应的消息。

他们到底干不干?敢不敢?

不会非但不起兵,反而效忠明廷打自己吧?

奢崇明也心中忐忑,患得患失,在营中整夜难以安眠。

就是“梁王”的膳食排场,他也暂时停了,没有心思再摆谱。

奢崇明当然不会干等。他一边再次派出使臣南下去劝安氏宋氏等人起兵响应,一边派人去爨家六部之一的凉山爨部,请凉山爨部出兵助战。

直到朱寅来成都的第九天,也就是九月二十八,雨还没有停,虎牙的急报就传到了大营。

水西安氏、水东宋氏,反了!

不但决意造反,而且决意一通过就立刻起兵,一天也不等。一造反,果然就北上入川,冲着自己来。

贵北到川南的驿站塘马,九驿大都在叛军手里,要么被奢崇明的叛军毁了,虎牙无法用朝廷的六百里加急汇报。

所以,虎牙的速度,只比叛军快七天。

那么七天之后,安氏、宋氏北上助战的五万联军,就会出现在成都!

叛军有五万援军!

而且都是安氏、宋氏挑选的精锐战兵,可谓两家的主力所在。

朱寅紧急召开军议,却也只能鼓舞士气,重新调整战略,却没有办法再调援军了。

因为,周围千里,都已经没有援兵可调了。

不是没有兵,是没有朝廷的兵!

忠于朝廷的石柱宣抚司,精兵已经抽调一空。效忠朝廷不久的播州,倒是还能抽调两三万兵马,可问题是,朱寅不敢抽调太多杨家军!

因为,杨家军来的太多,万一杨应龙临阵倒戈呢?到时几万播州兵也跟着反叛,那就彻底翻船了。

他不敢完全相信这个换庚帖的异姓兄弟。此人狠毒冷酷,历史上也是造反头子,该用也该防!

“数日之内,就会天晴。”朱寅打气道,“秋雨连绵多日,不会一直下。等到雨一停,地上干燥一些,立刻攻打叛军营寨!”

果然,雨又下了两天,初一终于天晴了。明军火器兵立刻保养火炮、火枪,干燥炮膛枪膛,晾晒火药、弓弦,擦拭受潮生锈的刀枪。

叛军也赶紧晾晒受潮严重的弓弦。

双方都忙的很,竟是谁也不理谁。

十月初二,正是大太阳。明军的火器不再受潮,终于好用了。

就在这天上午,奢崇明也接到了安氏、宋氏起兵响应的快报。

“哈哈哈!”奢崇明仰天大笑,“安氏、宋氏终究不是孬种!他们终于还是反了!好好好!好样的!”

“两家联军五万精锐,几天后就能到成都!到时,就是朱寅小儿的死期!”

“等到抓住朱寅,寡人就让他在官寨为奴,好生羞辱一番,让汉人看看,他们的摄政太傅、下凡星君只能给寡人为奴,狠狠杀一杀明廷的气焰!”

“嗷呜——恭喜君上!”猓猡贵族们都是神色振奋的嚎叫,“恭喜大祭司!”

很多人抽出细长的爨刀,凌空劈刺,一边大口喝着米酒。

“来呀!”奢崇明喝道,“将那群汉女带上来,歌舞助兴!喝饱吃足之后,再教训明军!”

初二下午,在全城百姓的观看下,大战终于爆发。

明军大队踩着还有些发软的地面,推着楯车,后面是保养过的马拉火炮和车载火炮,排着整齐的大阵,数万人缓缓逼向三里外的叛军大营。

靖海军入川的三千骑兵,以及播州的两千骑兵,曹文诏等人的三千骑兵,共八千骑兵,布置在两翼。

大军排出一里宽的横面,就像一大片红色的火焰,燃烧着草原上的野草,蔓延向叛军。

而那红色的火焰,就是明军的战旗、红色的盔缨、红色的衣甲。

叛军并没有出营,摆出一副坚守营寨的架势。

这不是畏惧明军。而是因为叛军援军再过几天就到成都了,奢崇明又不傻,怎么可能会出营和明军决战?

他当然要先坚守大营,等到安氏、宋氏的援军来成都,一起围歼朱寅的大军。

此时若是和朱寅决战,虽然他自信也能打赢。可赢了伤亡也不会小。自己的实力削弱太大,安氏、宋氏的兵马一到,他还怎么主持大局?

他不仅要打败朱寅,还要以最小的代价。

于是,奢崇明完全不给明军决战的机会,而是稳坐钓鱼台的派兵严守营寨,令弓箭手密布营门栅栏,居高临下的凭寨布防。

叛军因为先到成都,时间充裕,营寨也扎的很牢。而且位置较高。

奢崇明和猓猡将领们,一致认为明军要想攻破营寨…很难!

奢崇明身穿黑色的黑虎盔甲,头戴缀满宝石的华丽牛角盔,腰间悬挂象牙为鞘的宝刀,站在高高的望楼上,冷冷看着漫天红霞一般而来的明军大阵。

他看到一杆高高飘扬的明军大纛,上面写着“大明摄政太傅大都督寅”。还有一杆大旗,上面是熟悉的赤日玄月星斗旗。

他忽然发现,自己还是第一次看到军容如此雄壮、气势如此强大的明军。

眼前的明军,即便还没有开打,也打破了他之前对明军的固有印象。

听说北方九边明军才是真正的精锐,才是最强大的明军,难道比朱寅的明军更强?

若真是如此,那么自己起兵反明,究竟是不是明智之举?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