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迎信王南京立新朝,祭太祖孝陵登大

第 迎信王南京立新朝,祭太祖孝陵登大位。(万字大章)

“不许退!顶住!”诚意伯刘世延身披多年没有穿过的盔甲,率领数百精锐的伯爵府家丁督战。

“信使已经飞报宗公公、魏国公!五万精兵一个时辰就能回援!半日之内就有十万大军来援!江面上还有临淮侯的水师!顶住!后退者杀无赦!”

可是瓮城上的溃兵被敌军那威力惊人的大炮吓到了,还是潮水般的往下撤。他们本就没有打过仗,平时治安剿贼还行,真没有上过战阵啊。

一个把总喊道:“伯爷!不行了!敌人的大炮太过犀利!仅仅几炮下来,咱们的炮台就塌了几座!”

“找死!”刘世延抬手一剑,刺入把总的咽喉,“朝廷养你何用!”

那把总哼都不哼,就被当场斩杀。

家丁们也纷纷击杀逃在最前面的逃兵,刀砍矛捅、火铳轰击。

“噗嗤—噗嗤!”

“砰砰!”

城头溃逃的巡防兵,顿时被杀死数十人。

逃兵们顿时被震慑住了。

家丁统领厉声喝道:“伯爷有令!再敢溃逃者,立刻就地正法!还要追究家人!”

刘世延一脸狰狞的举着血淋淋的佩剑厉喝:“给本爵上!死守仪凤门!南京城易守难攻,只要有三分抵抗,敌人就进不了南京城!”

“守住了城门,本爵保你们人人重赏!报效皇上就在今日!杀!”

数百家丁身披铁甲,凶神恶煞的逼上,大队溃兵又只能发一声喊,转身冲上城墙。

与此同时,南京城中的勋贵家族,怀远侯常胤绪、灵璧侯汤之诰、忻城伯赵世新、南和伯方时化、南宁伯毛邦器,也纷纷顶盔掼甲,亲率府中家丁前来弹压督战。

距离开国二百余年,这些与国同休的勋贵,终于诈尸一般,再次发挥起护卫朝廷的天然使命。

此时的勋贵阶层还没有彻底堕落,对大明仍然忠心,还不是崇祯时期“手无缚鸡之力的虎皮羊”。

各家勋贵的家丁加起来,足有两千人。这些家丁可不是寻常官兵,而是平时美酒细羊、厚饷重赏喂养的壮士。加上甲械精良,人人善战,名为家丁,其实是明军真正的精锐。

一时间,在两千强悍家丁的弹压督战下,两万官军乱糟糟的挤在南京城西北,仪凤门、狮子山、阅江楼一带的城墙。

五城兵马司的巡捕,也参与了守城。

守军的炮台开始发炮轰击占据龙江船场的靖海军舰队。

“轰隆隆—”数百门城防大炮一起发射,一团团黑烟弥漫,惊天动地的声音响彻整个南京城,搞得动静山大,乍看威势惊人。

可惜守军的火炮性能远不如靖海军,炮弹只能打在长江中流,徒劳的溅起一片片水,却伤不到一艘敌舰。

占领龙江船厂的靖海军没有再开炮轰击南京城墙。

这就是朱寅的仁慈了。他之前特意下令,不能轻易开炮轰击南京,尽量少死人,要注意政治影响。

城中守军虽然懦弱,却都是本地人。死一个人,就是一家哭。都是大明子民,能少杀一人就少杀一人。这是政变,又不是外战。

不炮轰怎么攻城?当然是等候内应发动了。朱寅准备了这么久,筹划到每步细节,南京还是虎牙的大本营,倘若攻城还需要硬攻,那也太失败了。

但是,靖海军并非没有战斗,江防舰队还是要干脆利落的干掉。宁采薇派出一些小型战舰,轰击临淮侯李庭竹的江防舰队。

李庭竹的江防舰队只有三千兵马,一百多条中小型舰船,哪里是靖海军的对手?不到半个时辰,好几艘最大的战船就被大炮击中。

就连临淮侯李庭竹的座舰,也被击沉。南京城中最嚣张的勋贵李庭竹,殒命!

李庭竹是必杀之人。因为他是郑贵妃的侄女婿,其妻就是郑国泰长女,地地道道的郑氏党羽,是郑氏在南京的一颗钉子。

李庭竹一死,江防舰队顿时四散而逃,再也无法干涉靖海军攻打南京。

会稽号甲板上,一身红甲的宁采薇和身穿道袍的徐文长,各自举着岱山产的望远镜,看着南京城。

两人都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浑然不把眼前江山环绕、固若金汤的南京城防放在眼里。

南京城的所有情报和地形,早就被虎牙研究的透彻。

宁采薇放下单筒望远镜,对徐文长道:“城中内应要发动了。以先生所见,我军何时能控制南京全城?”

徐渭的道袍在江风中衣袂飞扬,看上去仙风道骨,卖相十分潇洒。

他抚须笑道:“以老朽所见,我军最多申时三刻,就可控制南京。最迟明天正午,主公就能奉信王回到南京,在孝陵继位了。”

“所以,咱们进城之后,首先要准备明日的祭陵事宜。”

他遥望北方笑道:“想必此时,朱帅锌的西明已经打败杨镐的出关大军了,杨镐只能退守嘉峪关。呵呵,万历收到败报不知会如何暴怒。若是再听到南京的消息,可别一气之下龙驭宾天了。”

宁采薇也笑了,“北京朝廷到时顾此失彼,手忙脚乱,天下民心只会更加向着南京。”

“想必此时的南京城,民心也倾向我们了。”

……

城中百余万市民,听到敌军打来,本来都是心惊胆战、人心惶惶。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消息迅速在城中蔓延,风一般传遍了全城:

“来的不是敌人,是拥戴信王在南京登基的兵马,也是大明官军。从今以后,南京会再次成为京师!百姓不用害怕,因为拥戴信王来南京的,就是天下闻名的稚虎先生和清尘圣母!”

消息传的神乎其神,有人说稚虎先生和清尘圣母下凡,就是为了大明江山太平盛世。有人说稚虎先生星君下凡,是为了匡扶社稷,拨乱反正。

又有消息说,万历爷内帑的银子多的用不完,却还让太监四处搜刮民财,还天天不理朝政,日日在深宫沉湎美酒女色、醉生梦死,荒淫无道,连海青天都被害死了,是桀纣之君,终于触怒了上天。

还有更大胆的消息,说当今皇上万历爷九年不上朝、九年不祭祖,废长立幼、重用奸臣、残害忠良、宠信妖妃,成为大大的昏君,因而被太祖爷在天之灵厌弃。

所以太祖之灵请稚虎先生下凡,收拾天下人心,拥戴信王在南京登基,再开大明盛世。

还有精通星象的术士,说天子失德,天象本该出现荧惑守心、岁星暗淡、四星连珠等凶兆。

但这些凶兆还来不及成象,又被景星照天、日月合璧的吉象化解冲抵,加上观音山‘天酿仙露、七彩齐备’,于是天象归位,复而大吉。

而景星照天、日月合壁,肯定就应在稚虎先生和信王身上。天酿仙露、七彩齐备,可能是应在清尘圣母身上。因为观音山下,有清尘圣母的生祠神庙。

无论什么消息,有一点都说的很笃定:来的大军不是敌军!

这些消息不到半日就满城风雨,妇孺皆知。流言四起之中,南京百姓不但不再畏惧,反而期待起来!

因为这些年,皇帝的所作所为,实在寒了士民的心!不知道多少人对皇帝敢怒不敢言。皇帝昏聩之名日甚一日,天下都是民心思变。

而且朱寅的声望名重天下,接棒海瑞成为大明清流之首,生祠遍布神州。他被贬谪的悲情,不但没削弱他的影响力,反而让士民更加敬仰、信重。他的官职从侍郎变为知县,人格却因此更加完美。以至于稚虎先生的所作所为,被赋予了一定的合法性。

若是稚虎先生拥戴信王在南京登基,那就是大好事啊。稚虎先生是星君下凡,还有清尘圣母相助,所作所为当然是为了社稷和百姓。

更何况,信王是皇长子,身份尊贵,本就应该是太子。信王登基也算天经地义,大明还是大明嘛。

于是就出现了很奇怪的一幕,靖海军兵临城下,城中百姓居然开始兴奋起来。

宣社成员们,更是精神振奋,如逢喜事!

宣社成员是朱寅又一个舆论武器,此时开始发挥了虎牙特务无法替代的作用:为朱寅和信王辩经,从理论上为此举寻找法理依据,掌控思想舆论!

与此同时,虎牙的行动也从舆论造势转向军事暴动!

国子监附近的鸡鸣寺中,几个虎牙高层正在商议。

为首的人,竟然是之前被朱寅撤了外勤局长、调回南京当监察使的罗言、范忆安,还有谍报司的司长唐央央等人。

罗言一身士子的青衿,神色满是阴冷。

“老师调我回南京,坐了几年冷板凳,为的就是今日!城中潜伏了三千武装商团,还是师娘亲自从全国挑选派来的精锐。我们若是不能一举拿下仪凤门,那就只能谢罪自刎了。”

“唐师妹,官军的甲胄都齐备了吧?你可亲自查验过了?包括旗帜,腰牌,都不能出错!”

唐央央点头,“罗师兄放心,全部是正儿八经的官军行头,当面都看不出问题。东西已经送到各处,只等未时三刻一到,就一起更衣集结,然后以回城援军的名义,支援仪凤门。”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