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如此行径!岂是天子所能为!”

“国朝二百余年故事,未有今日之荒诞!试问天下何堪!”

“痛心疾首!我等欲往扶余国也!”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海瑞看着七具尸体,忍不住抚尸泪目道:“虽是杀身成义,可诸君如今年轻就喋血异乡,老夫于心何忍呐。”

仰天痛呼道:“呜呼哀哉!呜呼哀哉!煌煌大明,太平盛世,安有此事!”

众士子悲愤交集,人人潸然泪下。

没想到,队伍还在山东,就有七个袍泽殒命惨死。

他们的家人闻之噩耗,该是何等痛心啊。

唐央央看着七具尸体,不禁有点恍惚。

范忆安,这是你自作主张搞出来的事!七条人命啊。你为了达到目的就这么不择手段吗?

你这么会变的如此冷血无情?

你是不是觉得你立功了?可这不是主公和夫人的意思!我看你到时怎么交代!

唐央央恨不得立刻找到范忆安,质问他为何如此。

却听海瑞说道:“诸君,此去京师凶险,还请诸君到此为止,留待有用之身,出仕报国。这入京死谏之事,老夫一身当知,诸君请回吧,海瑞感激万分,不知所言…”

“海公!”一个举人大声道,“我等不走!此事既然已经死难流血,就断不能热血白流!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另一人道:“汉有太学生三千人伏阙上书,死难者千余人,血染洛阳!宋有士子万人跪谏宣德门,喋血朱雀桥!我大明养士二百余年,浩气长存,独不如汉之刘陶、宋之陈东乎!”

又一人高呼:“不入京师,绝不南归!但为国家正气,何惧粉身碎骨!随海公入京请命!”

千百人一起高呼:“随海公入京请命!”

官道和原野之上,满是身穿襕衫的士子,攘臂高呼,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海瑞没有再劝,当下吩咐将七位死难者的尸身收敛。唐央央主动提出留在德州购买棺椁,派人送棺椁南归,然后再追赶队伍。

海瑞同意了。于是海瑞率人继续北上,唐央央则是留下来。她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收敛遗体,更是为了要见范忆安。

海瑞等三千人北上,这么多人听起来食宿都难以解决。其实不然。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州县官员就准备好了吃食,搭建好了帐篷,根本不必担心。

地方官们只能用这种办法,支持北上请愿的士子队伍。

各地的锦衣卫特务百般阻拦,却无济于事。事到如今,要阻挡海瑞等人入京,就只能动用兵马了。可一旦动武,皇帝就会更加孤立,舆论上就更加不利。

海瑞离开不久,留在原地的唐央央,终于等到了范忆安接头的消息。

唐央央脸色阴沉的来到德州递运所附近的一个凉亭,看到亭中坐着一个二十出头的白衣青年,乍看像个士子。

虽然已经几年不见了,可唐央央还是一眼认出,这气度不俗的青年正是范忆安。

“你好悠闲啊。”唐央央冷哼一声,站在凉亭之外,并没有进入。

范忆安微微一笑,“唐师妹,几年未见,一见面就给我脸色?坐下说话吧。”

说完拎起茶壶,给对面的杯子斟满。

唐央央走过来坐下,端起茶杯一饮而尽,“我问你,谁让你这么干的?死了七个人。”

范忆安放下茶杯,“没人让我这么做。可是此事,必须要有人流血,必须要死人。不流血,不死人,此事就压不住千斤的秤砣。我不想让海公罹难,那就只能让别人替他死,你懂么?”

ps:范忆安的做法,有人支持吗?蟹蟹,晚安。求月票!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