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为朝廷做事,难呐!

戚继光等人都是怒火中烧,却都没有发作。眼下,真不是发作的时候。别说他们,就是内阁大臣,也拿高淮没办法。

因为此獠是皇帝身边的心腹太监。

朱寅忽然笑了。

“高公公放心,本官既然来了朝鲜,就只会竭尽所能。还请高公公回禀陛下,朝鲜一日未复,臣寅一日不回。”

朱寅恨不得一脚踢死高淮,可此时也只能忍着。

他有权斩杀正二品及以下武将,停职正四品及以下文臣,当真就是先斩后奏,便宜行事。却无权斩杀太监!

这就是最操蛋的地方。

有明一代的政治生态是,太监压文臣,文臣压武将。大多数时间,太监都压了文臣一头。以至于很多人说,司礼监才是真正的内阁。司礼监有厂卫,随时都能掀桌子。内阁呢?

哪怕是张居正,对冯保也要自称晚生。高拱这种强势的首辅,同样要仰仗太监,不敢得罪。贿赂太监的阁臣,不知道有多少。

更别说自己的权势远不如内阁大臣。历史上,高淮乱辽期间,对总督、巡抚、巡按、总兵等大员颐指气使,如役奴仆,拜金帝不也百般包庇?

明朝皇帝之所以纵容太监集团压制文臣,当然是故意的。他们利用太监的权势警告文臣:

“大权皆出于上,哪怕是朕身边的奴才,都能轻易压制你们,你们还敢不老实?”

出于这种卑劣的政治心理和帝王权术,明朝太监在皇帝面前是绝对的奴才,并无真正的权势可言,只是皇帝的鹰犬。可是在臣民面前,却又权势滔天。

就说现在,他就拿高淮一点办法都没有。

高淮回京之后,随便在皇帝面前编排几句,他就绝对吃不消。以拜金帝的性子,说不定仗还没打完,就撤了自己经略之职,夺了自己的兵权。

朱寅深吸一口,若无其事的笑着继续说道:“高公公是要暂歇几日再走,还是即刻启程?”

戚继光等人见朱寅忍下了这口气,都是如释重负一般。刚才,他们生怕朱寅血气方刚之下,和这太监对着干。

高淮眼见朱寅转眼间就笑容满面,态度谦和,不禁有些失望。

他是巴不得朱寅恼羞成怒,谁知这少年如此狡猾,居然忍了。

高淮冷哼一声道:“还留着做什么?我要回京奏报,自然越快越好。”

朱寅道:“那我就送送高公公。”

高淮心中有数,一张阴恻恻的臭脸,这才好看了一些。

朱寅都没有进城,就亲自送高淮过江。

却见高淮的家丁有上千人,都是御马监的精锐禁军。用来驮运行李的船,就用了好几艘。

其中有一只大船,装载着满满的高丽榧木。高丽榧木非常珍贵,五十年才能长碗口粗,两百年才能真正成材,等同中国的金丝楠木。所以朝鲜王室有法律,严禁砍伐高丽榧木。

这么一大船高丽榧木,价值最少十万两白银。高淮在朝鲜不到半年,估计把朝鲜北方的高丽榧木都砍光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