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皇上,不直朝臣久矣!”

这几日,朝政变化很快。

当今最有权势的大臣,已非首辅王锡爵,而是张鲸。

张鲸不但掌握司礼监批红大权,还提督东厂诸事。世宗时期被打压的宦官集团,在张鲸被启复后迅速抬头,势力急遽膨胀。

东厂的权限设置,本就是用来对付百官的。只要有强势督主当家,再加皇帝的支持,立刻就能成为百官的克星。

多年来,百官对付东厂没有太多办法,只能通过礼教伦理和太祖遗训,来以柔克刚的影响皇帝和东厂提督。

可是这一次,无论是皇帝还是张鲸,似乎都不吃这一套了。

张鲸一回到司礼监,立刻“雷厉风行”的做了几件事。首先和郑家掌握的锦衣卫联合,以奉旨的名义夺取了都察院的最高监察权。

也就是说,御史对内外官员的劾章,都察院的风宪纠察,都必须受到东厂和锦衣卫的监督。

等于是,都察院向来独立的监察大权没了。

连都察院都只能配合,更别说大理寺和刑部了。如今大理寺和刑部审判大案要案,不但必须向东厂报备,而且最后定谳权也要经过东厂审核。东厂不同意,不能结案。

而且在立案上,东厂认为无须立案的,难以立案。东厂认为应该立案的,立刻立案。

如此一来,东厂就凌驾于三法司之上。加上有锦衣卫助纣为虐,基本上就是想查谁就查谁,想抓谁就抓谁。

只是,现在还没开始抓人。

在皇帝的默许纵容下,张鲸又开始刁难内阁的票拟意见,动不动就拒批、篡改、驳回、留中,搞得内阁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么一折腾,内阁的票拟大权,居然又像正德朝那样,被批红权压制。

张鲸的确是个狠人,他不做则已,一做就做到位。他还以厂卫有权核查户部账目为由,直接派办事太监带着算盘坐镇户部,“督查”户部的每一笔报账和销账,随时以账目可疑为由,不准户部拨款、平账。

如今户部要拨款,必须经过厂卫核查。

这还不算,张鲸又盯上了吏部。下令厂卫以调查官员劣迹、举报不法、监视吏部日常等手段,侵夺吏部职权。

吏部考评合格应该升迁的官员,厂卫可以说有舞弊。吏部考评不合格需要降级撤职的官员,厂卫也可以说是被冤枉…

更过分的是,张鲸还盯上了礼部。

他居然以接到举报为名制造舆论,造谣自万历二年以来,礼部主持的七次会试都有科场舞弊行为。这七次会试,导致很多本应考中进士的举人落榜,而很多本应落榜的举人考中做官。

然后,扬言要历史追查!

意思就是说,百官中的很多官员,也就是最近七次中进士的官员,很多人的功名都是假的,本没有资格做官。

有资格做官的人,是万历二年以来很多落榜的举人。

这一招非常卑鄙阴毒。厉害之处在于:百官如果因为反对厂卫而群体性辞官抗议,那就直接提拔那些“不该落榜”的举子,弥补大面积的官位空缺。至于谁是当年本应考中的举子…那当然是听话的人。

张鲸好像豁出去了,一顿操作猛如虎,引起了百官的愤慨。按照以前的经验,百官应该纷纷弹劾张鲸,皇帝如果不理不睬,那就群体辞职要挟。

可是张鲸凭空造势的搞出科场舞弊的舆论,都准备应对外朝大面积的辞官了,百官又如何辞职?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