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还是你最重情义!

“按照大明律法,籍没之罪止三条。皇帝应该知道是哪三条吧?”

皇帝木然点头:“籍没之罪,只有叛逆、谋反、奸党三条。”

太后道:“皇帝方才也说,除了贪墨之罪,田义其他罪名不实,既然不是叛逆、谋反、奸党任何一条,自然不应该籍没家财。那便只追回所贪赃银入库,罢官免职。”

太后这么干,就是让田义免于被抄家籍没,还能剩不少家财,不至于一无所有。

田家有余财,也能兑现给弟弟的好处。要是田家被籍没家财,答应给李家的好处也无力兑现了。

皇帝只能苦笑一声,“那便追回贪墨的赃银五十万两,余皆不问罢。”

太后的面子果然好使。皇帝只能饶恕田义性命,只要五十万两。

否则的话,皇帝会拿一百万两。而且既然是抄家籍没的罪名,那田义肯定也活不成了。

现在,田义只是失去官位和一半家财,却保住了全家性命。

太后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好,那皇帝就下旨罢。老身乏了,自回慈宁宫去。”

皇帝道:“儿臣恭送太后。”

太后转身走出两步,忽然回头看着郑贵妃,语气有点严厉的说道:

“郑氏,你是皇贵妃,体例尊贵,也该当在后宫做个表率,平时多劝导皇上,不要近日只知安享,打牌、看戏这些耍子虽是宫中消遣,终究还是要克制些。妇道人家,相夫教子、女红亲蚕才是最紧要的。”

“母后教训的是。”郑贵妃敛祍一礼,肃然说道:“儿臣谨遵母后教诲。”

虽然她神色恭敬,可心中却不以为然,对太后也没有什么敬畏。

皇上独宠自己,说自己才是他真正的娘子。有皇上在,她只要表面上拿出儿媳的样子敷衍过去,孝道上不犯大错,太后又能如何?

如今宫中,是她说了算。

太后也知道这个儿媳妇心口不一,对自己向来阳奉阴违。可郑氏有皇帝撑腰,她也无可奈何。横竖郑氏表面上能维持孝道,也就对付着过了。

皇帝已经亲政十年,今日不比往昔,她也无法像张居正和冯保在时那样,再动辄训斥皇帝了。

太后想到这里,心中忽然有点不自在,不禁又对皇帝说道:

“皇帝呀,祖宗创业不易,皇明二百多年的江山交到你手里,你可要多多上心!”

她指指马吊牌,“这些是妇人和清闲人玩乐的耍子,宫外坊间用来赌博,虽能怡情,终不能养性,君子都不可沉湎其中,何况是一国之君呢?你若是闲来无事,倒不如练练书法,读读书,还能养养雅气。”

“唉,以老身看,皇帝的书法还不如当初,竟是退步了。大臣们见了皇帝的字,怕也觉得有些懈怠。”

太后最敬重的就是学识渊博、儒雅温良的读书相公。可是偏偏这个儿子打小就不爱读书,当了皇帝也没有多少长进,不但没有养出温文尔雅的书卷气,反倒养出满身市侩的俗气来。

真就不如潞王啊。

说到这里,太后找到了一些当初的感觉,语气也严厉了些:

“皇帝是天子,平时还是要多见见大臣,开开经筳,整日待在后宫也不像样子。当年张先生的教诲,皇上如今都忘了不成?”

太后提到张居正,突然也觉得不妥,眼见皇帝神色不渝,她也懒得再耳提面命了。

“好了,老身回宫了,皇帝珍重吧。”太后不再啰嗦了,“赦免田义的圣旨,宜早不宜迟。”

万历压抑住心中的怒意,拱手道:“母后珍重,儿臣恭送!”

送走了太后,万历非常烦躁,逆反之心再次爆发。

皇帝犹如一头困兽一般,在大殿中的廊柱间绕来绕去,他身子肥胖,腿脚又有点不灵便,很快就走的气喘吁吁。

他一边绕柱暴走,一边怒道:

“张居正孩视幼主,欺君罔上,专权擅政,他是奸臣!太后还要提他!朕年过三十,犹稚子乎!”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