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乌梁素海之战!

“啊一”惨叫声中,时不时有明军骑兵面门中箭,哀豪著坠马。

明军骑兵的骑射此时表现的很差,无论箭雨的密度还是射程都不如蒙古骑兵。他们要衝上去打马战,蒙古骑兵就立刻拉开距离,无奈之下只能继续收拢。

如此一来,明军马速立刻消失,优势俱丧。

明军骑兵后面的车营和火器兵,因为怕误伤明军骑兵,也不好对两翼的蒙古骑兵发射火器。

於是,火器兵只能对看正前方的蒙古中间发射。

“轰轰轰一”明军火器大作,天雷地火般轰向对面的蒙古中军。

整个明军阵地上方,都是硝烟瀰漫,火药味呛的战马打著响鼻。蒙古骑兵甚至因为硝烟的遮掩,看不清明军大阵的具体情况了。

蒙古中军虽然成功的吸引了明军的火器火力,但无时无刻不在承受著伤亡。

可是明军火器的射程和发射速度也有限,一时破不开蒙古中军的车防护。

蒙古中军下了战马,用步弓射击,箭雨从车之后飞出,射的又远又狠。

“嗖嗖嗖一”

“轰轰轰!”

车营抵近射击,火炮、火、火箭倾泻而出。

蒙古战土时不时被弹集中,哪怕盔甲也挡不住。被火击中的人如果被盔甲挡住多半还没事,可要是被打中面门,那就必死无疑。

对面的明军也纷纷中箭。蒙古步弓的羽箭射程惊人,力道也很强。尤其是重箭,轻甲都很难挡住。

从战果看,蒙古人的弓箭威力,一点也不比明军的火器差。因为此时的明军火器,比洋人的差了一大截。质量、威力,都不太靠谱。

有的火炮,发射了几炮就炸了。

火也是。

至於火箭,有的还没有发射出去,就在明军阵地中炸开的。

可即便如此,密集的火器发射,还是让蒙古中军死伤累累。

“啊一”五六百蒙古战士被打死打死,伤者哀嚎不已。

时不时有一架架车,被弹轰碎,木屑横飞,血肉模糊。

被轰的肚破肠流的战马,徒劳的在地上蹬著腿,散放著浓郁的血腥气。

明军之中,也不时有人捂著脸,或者哼都不哼的倒地,或者长声惨嚎。

更有很多明军土卒,拔出掛在盔甲上的羽箭,继续战斗。

“明军骑兵不行了!”博硕克图大喊,“坚持住!不能退!等到明军骑兵崩溃,就是出击之时!”

而明军火枪兵之后,也传来一阵阵明军將领的怒喝:

“不许退!顶住!”

“后退者斩!”

“火炸了就拿刀!起来!”

一时间,双方咬住了廝杀,相互收割著人命。战况很快就惨烈无比。

如果此时有人站在高山俯视,就会发现,明军空有四方人,但阵型非常死板,很难发挥兵力优势。

很多明军步兵,只能在大阵中间閒置,无法和敌军接战。

和蒙古军接战的,只有两翼六千骑兵,以及骑兵之后的弓箭手、火器兵,加起来也就一万几千人,不到总兵力的一半。

而蒙古骑兵虽然只有一万多人,却十分灵活,打的又狠文快。

这个局面,明眼人立刻能看出,关键就在双方两翼的骑兵的对决。

蒙古两翼的骑兵如果锁定胜局,蒙古军就能以少胜多。

如果明军两翼骑兵崩溃,那么明军步兵大阵就可能崩溃。

战场上,兵力多的一方从来都没有必胜把握。

蒙古兵多次以少胜多,打败两倍以上的明军。

然而奇怪的是,明军的仗打成这样,戚继光和朱寅却一点也不著急。

就是李如松、秦良玉、熊廷弼等將领,也都十分冷静。

如果蒙古军中有厉害人物,此时就能看出,明军骑兵的整脚表现和退缩,似乎有点问题。

但是,郝运来和郑国望却是著急了。

“这打的什么仗!”郑国望又气又恨,忽然纵马向前,带著亲兵拉弓射箭,

一箭射中一个靠的最近的蒙古骑兵。

郝运来两股战战,他不敢上前,只能靠向朱寅的高车。

他想回家!

然而正在这时,忽然號车之上,传来一阵悠长的號角声:“鸣呜鸣---”

与此同时,高车上的戚继光,挥起一面红色的令旗。

紧接著,明军骑兵两翼因为不断收缩而空出来的地方,衝出来大队的骑兵!

这两队骑兵从后面衝出,马速很高,足有九千骑!

统帅左翼的是李如松,统帅右翼的是大同总兵马林!

“轰已经奋战很久,马速大降的两翼蒙古骑兵,顿时和这两支后翼绕出的、生力军般的明军铁骑,狠狠撞在一起!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